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以传播学论热点

作者:罗鑫琳
主要内容

以传播学论“热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技术的进步,我们每天都接触着不同的媒体,并从中获得了各种各样的信息。而从中获得的这些信息并不是都会广泛流传,都被群众熟知的。在这些信息中,有些信息并没有获得广大群众的传播,而有些信息却能够成为“热点”,甚至逐渐成为一种“流行”。人们也对这些“热点”产生相应的反应。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可以传播过程的五要素进行分析。

从传播要素中的传播者角度看,“热点”之所以成为“热点”,是因为传播者首先看到了意见领袖的作用。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意见领袖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者过滤的作用,由他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意见领袖的,卡兹等人曾在《个人影响》中提出了测定意见领袖的三项指标,分别是生活阅历,社交性和社会经济地位。拥有这三项素质的人才能够成为意见领袖,才有资格成为人们的引导者。还有就是传播者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等环境。媒体上公布的的每个信息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要通过相关机构证实的。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又何谈社会信息的传播呢?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信息传播机制,对于我们发展中国家来说,每天传播的各种信息都必须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必须服从于社会利益。因此“热点”的出现,与国家政治环境与意见领袖等因素息息相关。

从传播要素中的的讯息来看,“热点”本身作为一种讯息,具有吸引人们眼球的独特效果。讯息的吸引力与讯息的价值大小和讯息来源的可靠性密切相关。讯息的传播是通过各种符号实现的,“热点”能够吸引眼球,有一部分要归功于符号。符号具有表述,说明,传达,思考(即引发思考)的基本功能。讯息就是由各种各样的符号组成的,符号又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热点”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符号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才使得人们去竞相传播那条信息。同时,讯息来源的可靠性也对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有影响。信息来源的可靠性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传播它的人自然也就多;相反,可靠性越低的讯息,其说服效果就越小,传播它的人自然也会少。可靠性高的讯息受到人们的普遍追捧讨论,自然也就成为了所说的“热点”。

从传播要素中的媒介来看,“热点”的形成,肯定离不开传播它的介质,也就是媒介。“热点”作为一种信息,它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但现在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是网络,但口头传播,纸质传播等方式也没有消失。网络的传播速度与其他传播方式相比较而言,具有更快的传播速度。在原始社会,一个信息的正常传播要经过3至5天才能传播出去,而现在,仅仅几秒钟就可以将一条信息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且现在传播的信息准确度极高,以前的信息传播还会因为传播者等等各种因素产生信息失真。著名的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中就有“媒介即讯息”这个观点。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也就是说,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虽说麦克卢汉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但在某种意义上讲,还是体现了媒介的重要作用。因此,“热点”的出现离不开媒介技术的进步。

从传播要素中的受传者来看,“热点”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受传者作用而来的。社会上的一个个“热点”事件都是受传者的选择。倘若没有受传者的推动作用,“热点”就绝对不可能出现。所以在“热点”的形成中,绝对不能忽视受传者的作用。社会传播有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五种传播类型。而在“热点”事件的形成,便是这五种传播方式的共同作用。作为个体系统活动的人内传播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是受众自我意识主导下的传播活动。人际传播的首要动机和目的就是获得信息。受传者在人际传播的过程中获得信息,以满足自己对社会信息的需求。受传者作为群体中的一部分,也发挥着群体传播的作用,造成群体感染。有一部分受传者属于某一组织,他们便发挥着组织传播的作用。以现在火遍全国的三小只tfboys为例,他们的粉丝遍布全球,有一些粉丝便自发的组成应援会。在他们的应援会里,有着特定的规则,有相应的管理者。他们内部有着严密的结构秩序,共同组成一个社会集合体。他们在传播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经过大家的有力传播,大众传媒组织肯定不会放过这种赚钱的机会,肯定会大肆宣传这些广为传播的讯息。除此之外,根据“沉默的螺旋”理论,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当受传者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才会积极大胆的表明自己的观点。因此,受传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热点”的出现与发展。

从传播要素中的反馈环节看,反馈是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一条讯息光有前面的条件还不足以成为“热点”,还需要受传者积极有效的反馈才足以成为“热点”。我们每天都接触着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为我们建立了一个“拟态环境”,根据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研究,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现在的电子报网站都有一个互动版块,受传者可以通过这些互动版块及时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提高参与度。受传者通过这些反馈渠道及时对接收到的讯息做出反应或回应,由此吸引一大批群众来关注这件事情。随着这个讯息流传的越来越广,它便成为了广大人群口中所说的“热点”事件。受众对这些“热点”事件会发表自己的一些意见或看法。如果对自己有启发性的意义,还会将这些“热点”继续传播下去,使其能够成为长时间的“热点”事件。受众从“热点”事件中得到的一些启发也会在其之后的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指导其更好的生活下去。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