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中国体育的传媒文化

作者:唐鑫
主要内容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精神核心,具有强烈的社会服务和引导功能。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魅力对社会生活有着广泛影响。体育文化是整个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传媒行业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传媒也成为了一种可用于传播文化价值的产业,大众传媒对中国体育文化的传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纵观我国今年的体育文化传播节目,不难发现有以下三个特点——明显的“全球化”特征;显著的“娱乐化”特征;固有的“民族化”特征。

首先,中国体育节目的“全球化”在于,我们打开体育电视节目,不难发现大多数的节目都属于竞技体育节目,足球、高尔夫、台球等等外来体育项目,我们对这些外来体育文化津津乐道,而真正中国的体育文化却实在少见,因此,在这里我认为我国目前的体育节目的“全球化”一词,并非是对我国体育文化传播的一种褒奖,更多的是一种批判,我们似乎已经将那些舶来品当做成自己的文化,却没有很好地通过媒介向大众传播武术、太极等有我国色彩的体育项目。而体育节目的“娱乐化”在于,在体育文化的传播中,我们往往会采取一种娱乐化的处理方式,即便是对于不常看体育类节目的观众来说,黄健翔也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而他之所以能在众多体育解说员中脱颖而出,正是因为我国体育类节目显著的“娱乐化”特征,由于他的解说情绪起伏大、夸张、拥有很强的戏剧性效果,他成功从幕后转到幕前,对于体育解说这项职业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颠覆,这样的颠覆正是因为现在的体育节目形式,完全受经济操控,是为了谋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产生的独有的叙事策略,体育文化原有的教育意义、思想道德引导作用全被只追求娱乐的新形式所替代。之于“民族化”特征,我认为在奥林匹克等竞技体育赛事中凸显地更加淋漓尽致,与许多西方国家的竞赛选拔情况不同,西方国家运动员参加体育赛事只是因为这一项目是他们的特长爱好,并非全职,而我国的运动员大多是从小便由国家培养的全职运动员,正是这一区别,我国运动员的使命感较于外国运动员个更加地强,因此对于竞技项目的奖牌争夺,在我们而言更多的是为了证明我们整个民族、国家的体育水平,而并非外国的强调自我价值体现,也一特点不能简单用优与劣来定义,这是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独有的特点,也正是因为我们的“民族化”特点,在面对孙杨大满贯、刘翔奥运会夺得第一等体育新闻事件之时,我国人民对这些新闻事件也表现得尤为激动。

谈论了不少目前中国体育的传媒文化现状以及特点,我们的体育文化究竟应该如何进行传播,通过我们的大众媒体将独属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向世界呢?我认为,我们首当其冲需要的是不对外国体育文化盲目的追从,我国的体育电视频道一直以来的主力便是竞技体育,竞技体育里蕴藏的体育精神着实值得我们学习,而我国独有的传统民间体育也同样应该发扬,他们同样有着极大的魅力。其次,将传统体育项目与竞技模式相结合,适应市场需求的同时保有我们独有的特点,把“传统的、中国的”发展为“世界的”。

近几年,我们也制作出了一些优秀的体育电视节目。《武林大会》自2007年3月6日首播以来,不断受到业界和电视观众的广泛关注与好评,创下了中央电视台第五频道的收视率第一,并入驻中央一套节目,节目用原汁原味的中国功夫,建成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赛事,从赛事到市场,从运动员到衍生产品,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打造了中国人自己的民族品牌,这样的体育节目正是我们中国体育电视节目需要的,将竞技体育的勇敢拼搏精神与传统文化相巧妙结合,在满足受众喜好的同时弘扬了我们的传统武术文化。

鲁迅先生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很好地强调了尊重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世界本是多元的,只有尊重了本民族独一无二的传统,保持自己的独特性,才能够使自己的文化在世界上获得生存,也才称得上是世界的。中国体育也是如此,只有保有自己的独有特点才可在世界文化中站住脚跟、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杰.论中国传媒业的现状、问题与进一步发展的路径[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08):161-167.

[2]李春晖.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特性与体育人文精神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2):22-26+32.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