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散文>

择一事,终一生——独具匠心

作者:杜少东
主要内容

择一事,终一生——独具匠心

起初看《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是基于对国宝级文物的猎奇。但看完后让我惊叹和感动的除了独具匠心的文物,还有陪伴在那些文物身边的工作者。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叫做“文物修复师”。在看纪录片之前,我不会想到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的一群人活着,就活在偌大高墙包围着的故宫里,日复一日地做着枯燥、繁琐、零碎又漫长的修复工作,朝九晚五的陪着那些在故宫库房里已经保存了上千年上百年的文物,在重重宫墙下,安静地,他们与它们进行着穿越时空的对话。博物馆是我每到一座城市必去的地方,故宫博物馆更是去过多次,但我之前永远也不会想到陈列着的一件件华美精致的文物瑰宝,是这些幕后修复者经过无数次的清洗、打磨、补贴、重塑的结果。我以为文物原本就是陈列时的那个样子,但当我看到纪录片里那些刚出土的文物,他们是破损的,残缺不全的,充满着污垢和灰尘,让人疑惑着文物的真实性,这时会不禁惊叹修复师强大的力量。

或许会有很多人知道故宫博物馆,但不会知道这些在幕后的他们。看到纪录片里有许多老师傅是自小就在这里,一代代传承下来,三十年,五十年,就在宫墙下、文物旁度过了自己的一生,默默地修复着一件又一件。那些尘封多年的物品穿越历史而来,在遇到他们的那一刻被重新赋予了生命。人的一生很短,能做的事情很少,一辈子只坚持一件事并且始终如一的做下去,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匠人精神”。我在他们身上看到的就是这种精神,一种我缺失了很久的精神。

这些修复师们可以一个模型做坏了重新做,一个油色上错了重新调,一块临摹错了全篇重新画。其实,修复本没有对错的标准。时隔千年,没有人会告诉他们那些文物原本的样子,一切只凭自己的内心。对于历史的记忆、对于文化的解读,让他们一遍遍地推翻重做,再推翻再重做,永远摸索着寻找与文物背后遥远岁月的契合点。否定别人很容易,但否定自己很难。这些文物修复者们就是在不断的否定自己,有时候甚至可能一天的工作白做了,明天再重新开始。

一辈子或许可以做很多事,但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很难。仔细想来,我已经很久没有长期专注的去做一件事了,外面的嘈杂让我分心。那些流逝的大部分时间里,太多的驱使让我都在忙着追逐。我们的确需要丰富的经历,但如果都是浅尝辄止的又有何意义。在快节奏的社会中求生的我们是不是都会有静下心来只做一件事并且把它做好的勇气?每个人都想在活着的时候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孰不知,那些经久不衰的东西都是踏踏实实积累出来的。故宫博物馆一直遵循“慢工出细活”的原则,所以修复师们不急不躁,每天做一点,就这样坚持了一辈子。我敬佩并感动着他们身上的“匠人精神”,他们的耐心和安静让我懂得,“执着”大多时候并不是贬义词,它代表着一种心境,一种信仰。择一事而终一生,或许人生就不会有很多的“来不及”。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终有一天我们会感谢此刻坚持的自己。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