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的巴黎,正处于政权交替、风雨飘摇之际,教权当道,百姓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形下,一位从19世纪穿越而来的伟大作家漫步走在这黑暗的巴黎城之中,用上帝的视角去观察、去了解这座城市,而当他漫步走到圣母院时,他停下了脚步,因为,这里发生着并不平凡的事。
这位作家,驻步在这座教堂前,耳边充斥着大量“杀死巫女、杀死巫女”的声音,他观察着这一切,人们不停地讨论着这件事情,“真是没想到,看起来这么善良的一位姑娘居然是巫女,听说就是她让弓箭队队长弗比斯被刺受伤的”“哎,这种事谁能知道呢”“嘘,别讨论了,主教出现了”,作家抬头看向这位人们口中的主教克洛德,只见一个满脸狰狞的奸佞小人在那里狂笑,背后还站着一个其丑无比的人,看起来像是一个随从一般,“哎哎,开始了”随着人们的欢呼声,作家收回了视线,只见一个姑娘被推上绞刑架,伴着刽子手的动作,这位被称为巫女的姑娘被绞死了。
“爱斯梅拉达,我对不起你,都怪我,等着我,我来陪你了”随从卡西莫多低声自语,“嗯?卡西莫多,你在说什么?”“我说,你去给她陪葬吧”,伴着卡西莫多的怒吼,这位主教被一把推下教堂,当场身亡,卡西莫多也随之跳下教堂,抱起了爱斯梅拉达的尸体,转眼不见。
许多年之后,人们发现了他们的尸体,到死他们还紧紧抱在一起,永不分离。
时光回转,来到19世纪,那位作家也回到了自己的时代,梦醒,挥笔写下了这篇震撼世人的作品,而这位作者,也正是雨果,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善用他的纸笔,描绘出一幅幅令人震惊的画面,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由普通老百姓入手,从下层人民的疾苦来批判上层社会的黑暗,用博爱、仁慈的写作手法来感染每一个人。
其实,在这本书中,大部分人永远只会注意到主教和爱斯梅拉达,而忽略掉了最重要的卡西莫多,这位外表丑陋而内心却无比美丽的敲钟人,作者塑造这个角色,旨在赞颂当时的普通大众那艰苦奋斗,不去平凡的斗争精神,而那位主教则被隐喻为当时的当权者,空有一个完美的外壳,里面却是丑恶的灵魂。
美与丑,善与恶,在这本书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其实,我觉得,作者不仅将当时那种黑暗的时代描绘的完美,更折射出了当代社会的弊病,昏权者当道,百姓民不聊生,也正是如此,这本书才会被流传至如今,仍为世人所警醒。
克洛德,一个完美的外壳,一个丑恶的灵魂,一张白纸终成空。
卡西莫多,一个丑陋的外表,一个美丽的灵魂,一声怒吼终圆梦。
爱斯梅拉达,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错误的决定,一世美梦成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