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记一次对网络影评人的采访

作者:郑云柯
主要内容     

记一次对网络影评人的采访——“追风筝的人的故事”

看豆瓣影评的时候被这个人的名字所吸引——“追风筝的人”,开始也是感叹于此人挥洒自如的文学功底,抱着被“安利”的态度看完电影之后,后来看完电影重新回顾他写的文字才发现,这些文字不仅仅是苍白片面的文字,他是一个会用藏在心中的眼睛去看一部电影的人。

他被豆瓣的朋友称作“风筝”。

他喜欢将故事拆分,再加入自己的部分。就像“追风筝的人”那本书里写的“为你,千千万万遍”。往事如风一般惹人追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只“风筝”,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段无法释怀的故事,而他将电影,视作自己心里朝思暮想,念念不忘的心上人,一遍又一遍的去揣摩她的内涵,而当他写下影评的时候,仿佛讲述的是一段这些能抵达人内心最深处的部分的文字,才是真正打动了读者,让他成为影评界名人的一大重要因素。

他评过各种风格的电影,青春,悬疑,战争,动作,甚至同性爱情。我接触的第一篇他的影评就是《我和你的情书》,也许他的评论并非是严格又专业的,但是文字的力量更多的时候是将汇聚的感情一并灌入读者的眼睛和内心,浮夸又华丽的辞藻可能会让人感叹于笔者精湛的文字功底,但并不能抓住观众的内心,也不一定能打动人。他写下的影评,就像被放在备忘录里的随笔,但却不会让人觉得随便,我喜欢他的那些文字,那些矛盾交织的悲观情绪,还有那些积极乐观的文字,都能很轻易地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我们带入这种情感里,发出共鸣。

风筝是一名和大多年轻人一样的上班族,每天疲于奔波,在静下来的时候喜欢看书和电影,看许许多多的短小的文字“电影归结到底终究不是语言的艺术,而对于以毫米和票房为释量的东东,永远不如以页码和码洋为释量的东东,于我而言持久坚挺。”

《我和你的情书》影评中,他以“我现在写这篇文章的动机并不纯洁,因为以前我写,只是因为我想写,而现在我写,是因为你能看到,我知道,你会来看的”开头,以陈述的方式,向读者诠释“暗恋”的定义,再以“如果还有可能,我想回到过去,给你推荐一部电影。”的方式,将读者带入影片的世界里。

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风筝的文字里,有那种会让人不可避免的陷落在青春不可自拔的力量,也有让我们心底的一片柔软抵挡不住的伤怀,他说这些东西总能让他妥协,但也被他所需要,他将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和自己内心细腻的想法毫无掩藏的放在文章里进行分享,他说“做影评不是完成一项工作,更多的是一种交流和沟通。”通过文章的载体,那些因为隔着荧屏和空间的不同步显得和我们无比遥远的电影,变得如此接近我们的生活,让那些看似狗血的剧情,变得历历在目。

另一部令我印象较深的作品则是《如果看起来很美好》——对《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评价,他认为这并不是一部过关的电影,从电影的角度来分析,任何一位影评人都会说,这部电影被打足60分都很困难,他的电影技法,甚至能和电影里的台词“幼稚”相匹配。“不过,我还是要坚定不移的给他打5分,因为情感,回忆,以及真诚。”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感动着大有人在,而不屑一顾的同样不少,但真正打动人心的,却是和风筝一直以来做影评的态度一般的来自于导演九把刀的真诚,那份对于逝去的青春的怀念,崇敬甚至有些惶畏的态度,足以让一个看到这部电影的观众肃然起敬,正是因为这种与大部分人不相同的态度,他才在网络上的“芸芸众评”中脱颖而出,这些骨子里最纯粹的东西,被他毫无保留的展露出来,他写这些文艺的东西,都只是来源于他对生活本质部分关于真实和美的追求,“如果有一样东西外表看起来很美好,那就去好好欣赏她。”做影评就是这样吧,不关于它的评分,不关乎它学术方面的评价,如果他被一样东西某处的发光点所吸引,那这件东西,必然有它的价值所在。

风筝也评价过《让子弹飞》,他毫不避讳的用了“牛逼”这个词语来赞美这部电影,尝试从这部国产西部动作片里挑拣出浪漫,也用公正的态度点出了姜文电影里出现却并没有做到位的譬如男性化特质、草莽情节、暴力美感以及荒诞的错乱等手法。他更是毫不遮掩的在文章末尾提到了大多数现今中国的导演,没想法,没才华的真实现状,“一部分有想法没才华的导演成了大导演,这些大导演拍出了寥寥几部既有想法而又有才华的经典作品,接着沦为平庸。《让子弹飞》这部有才华却缺乏想法的电影,是一种怪象,才华,真是可遇不可求的一种东西啊,赞誉,也不要给的太多”好的电影,也需要点到为止的正确观点,而不是一味的吹捧。

风筝在采访中说到过:“有的影评人,并不诚实,有一种是明明知道的很透彻却装作不甚了解,为完成任务而写出评价来迎合大众,而另外一种则是炼狱级别写作,写出的东西,大家很难看懂。而读者大多都是普通人,我们不可能把他们当做孩子来给他们讲童话故事,更不可能和他们讨论学术知识。”

而距风筝写下最后最精彩的那片影评的时候,已经过去接近八年了。这期间他仍然写了很多文字,支持他下下去的,是对电影的热爱,更多的,是对五颜六色矛盾交织的生活的一种阐述。他愿意在网络这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世界里给大家分享电影,更愿意把自己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有时候他甚至也会想“什么时候才是结束,又或许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没有结束。”如今的影评界里,存在一种缺失,一种对真实和坦诚的缺失。

163010363郑云柯网络与新媒体2班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