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读后感

作者:周胡蔼蕙
主要内容

勇敢并非没有恐惧,而是克服恐惧,战胜恐惧,这是马克吐温说过的一句名言。在寒假我阅读了《拖延心理学》这本书,之所以选择阅读这本书,是因为我感觉自己也有拖延症,做事情都要拖到最后一刻才去完成,并且身边有朋友也是这样,于是想着能不能得到一点启示。

我曾这样过:每天都会惦记着要做的事,却总是抱着侥幸心理看电脑到半夜,而且有事拖延到后面才做时却总能完成任务,并且感到如释重负,对此感到非常享受,确实,因为人在紧张状态时会有更高的集中状态和“正式”的工作感觉,但是我觉得对自己应该反思。

此书我感受最深的特点是对拖延症者的深度心理分析,它不一味的批评,而是确实在认真的分析,一般人会认为“拖延症”只是人的惰性造的,但是书中给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拖延的人会受到懒惰的人的影响但其实更多的是这个人自己的思维问题和周围的环境造成的。

书中有心理舒适区这一说法,人在接触陌生的东西时会产生不安的情绪,人的心理跟生物一样会趋利避害的,会或多或少的逃避,而他们的思维也渐渐影响他们去拖延,最后成为“拖延症”家族的一份子。

还有一种说法,做计划要考虑到未来,但是人想活在当下,安逸的心理使人们不想去制定任务,因为这样会感觉让自己陷入一个局限失去自由。

书中也给出了很多办法来试着去解决自己的拖延问题,当然这还是要看自己。比如,要制定计划,其实这是个很好的习惯,要有一个清晰地目标,并且提前给自己压力,逼迫自己在计划时间内提前完成,重要的是不要放松警惕,但是计划必须是要可行的,不能太苛刻,苛刻的计划会适得其反。

可以去分析自己的时间,不是笼统的计算自己的时间,可以记录自己一个星期都干了啥,看看自己还有哪些可以空出来的时间去做事情,我觉得这个方法对我启发很大,我就是经常浪费时间,但是又不知道干了什么。然后就是不要把时间掐的太紧,因为事情并不是每次都能刚刚好完成的,最好多留点时间,这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我是喜欢一口气做完的人,所以把事情分成一节一节的不太习惯,但是感觉一蹴而就是个坏习惯,日后也要改变吧。

其实拖延跟身体状态也是有关系的,比如在劳累的时候,做事当然是喜欢用一个好的状态开始,如果是怕做而拖延,可以先做与其相关的事情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这些都是很好的解决办法。

想要去克服自己的缺点,就要认识自己,并直视弱点承认它,知道自己有拖延的习惯就要积极的去改正,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目标,脚踏实地的完成,拒绝拖延,做更好的自己。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