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楂树之恋》后有感
用了三节写作课看完电影《山楂树之恋》后,我感触颇深。早就听说过这一部电影,却因为不喜欢“文青”类影片而没有观看。而在今天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才改变了我原来的看法。
《山楂树之恋》讲述了一个质朴,美好的爱情故事。背景建立在1974年春天,女主角静秋去到一个叫西坪村的地方支教下乡。在那里有一株传说中开红花的山楂树。但是众所周知的是,山楂树是开白色花的。而山楂树在影片中是一条很重要的线索,它贯穿了整个电影。静秋最喜欢的歌曲名字叫《山楂树》,而静秋第一次见到老三,老三正在用口琴吹的曲子也正是《山楂树》。而老三的病是否也和这一棵开红色花的山楂树有关?或许结尾老三的病并不显得突然,它在电影的开头就早有预兆。我猜想,导致山楂树开红花和后面老三的队友们大批生病的原因相同,就是老三提到的不明辐射。
可见,《山楂树之恋》或许在一开头就注定了是一个爱情悲剧。但是剧中的主人公却不知道这些,依然在山楂树之下相遇。静秋,电影的女主角,美丽,善良坚强、努力上进。身处“文革时期”,爸爸被打为右派,一家人也跟着受牵连。但是静秋就像在石缝中生长的不屈的草,残酷的环境无法压倒她,反倒让她生长的更加坚强。而被老三深爱着的她,更是幸福的。在这个物质贫乏的时代,老三与她之间的爱情就像是一盏温暖的灯一样熠熠生辉。这种爱是不计回报的,无私的爱,与物质无关。
但是静秋的爱却不如老三那样大胆。老三相对于静秋,感情方面更主动,也更直白。他会在静秋打球的时候在校园外等她,为了让静秋带他去医院毅然割伤自己的手,在大街上完全不顾旁人眼光的骑着自行车与静秋一起大呼小叫。他的感情是那样的纯粹,没有一丝杂质。在如今这个物质化的年代,还有多少人能像老三一样怀着如此纯真的情感?老三在生病后对静秋说过:”你活着,我就不会死;但是如果你死了,我就真正地死了。”影片的最后,老三把自己的爱情连同年轻的生命一起托付给了静秋,正如他所说,静秋还在,他就不会死。因为肉体虽然消亡,爱却永存。而这也就是电影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东西之一。
老三说过:”想一个人,爱一个人,并不是件丑事,不用因为爱一个人而感到羞愧,每个人或迟或早都会爱上一个人的.都会得相思病的。”在那个思想闭塞的年代,老三能说出这样的话,可见他的头脑。而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爱一个人,就需要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情,人无完人,我们只需要遵从自己的本心去做出选择。影片的最后,相信静秋是充满了后悔的。明明有更多的回忆可以一起创造,却因为自己的胆小甚微而失去了机会,留下了遗憾。
影片想传达给观众的,是希望每个人都去爱,都学会去爱,不要因为吝啬付出,怕受到伤害而拒绝接受爱。希望看完这部影片之后,每个人都能在未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并且好好地珍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