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浅析《李尔王》中部分角色和主题

作者:吹气泡泡
主要内容     

浅析《李尔王》中部分角色和主题

我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最初看这部剧的感觉,借用英国文学家韩兹黎曾形容此剧的话:“像海洋般汹涌、狂嚣、怒号,没有边际、没有希望、没有灯塔、也没有锚,只能在心灵与想象的剧场中演出。”从最初的考狄利娅被父亲抛弃、爱德伽被追捕一直到李尔被驱赶、葛罗斯特被挖去双眼,直至最后重重悲剧上演,我的心一直没有平静过,既为剧中人物的担忧,也为这部剧所要呈现给人们的价值观所震撼。

关于角色和悲剧的源头

单纯地去欣赏这部剧,最突出的是李尔及子女之间所发生的悲剧,但不可否认的是,葛罗斯特及他两个儿子之间发生的悲剧也在这部剧中很明显的展现出来,可以这样说,李尔的悲剧是在于享受高高在上的权利,听信花言巧语,内心无法接受最真实的想法;而葛罗斯特的悲剧在于过于轻信小人谗言。看似没有相关联的,但在其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人性本质的缺陷和不足。

考狄利娅是这部剧中善良、宽容、遵循世俗规则的化身。在李尔问她有多爱自己的时候,她说“结婚后,我不能全心全意爱您,因为我对丈夫也有责任,但我们夫妇会一起履行赡养的职责”。因为无法对父亲阿谀奉承,说出如此规矩的话让李尔误认为是忤逆,于是就被剥夺了身份、地位和财富,也幸亏法兰西国王带走了说真话的考狄利娅,为戏剧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远嫁他国以后接到父亲被驱赶的消息,又用真诚打动法兰西国王为其出征,从而解救李尔于水火之中。考狄利娅仅在整部剧开始和结尾时出现,但她所有做法却令人无法忘却。众人所周知,越是完美的事物,越是不会长久存在,考狄利娅的人格既决定了她的高度,也决定了她最终的归宿。

对于李尔的评价,我的看法其实分两方面来说。我们不能从一件事情来看待一个人的好坏。俗话说的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我所理解的另一层意思是,对于管理者来说,要时刻不忘初心,所以在这部剧中,李尔是身处于权力中心太久了,已经忘记了社会的复杂,人心的不可测,认为权利是自己与生俱来的,如此,造就了悲剧的发生。当李尔流落荒原,饱尝暴风雨袭击的苦楚,在几斤“疯癫”之际,他终于明白了两个女儿口蜜腹剑,看清了人性丑陋的本质。也随着地位的改变,联想起成千上万无家可归的穷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此时的李尔能深切体会到平民经受的苦难,悔恨自己过去对他们关心甚少。李尔在心力交悴的疯癫中摆脱了世俗王权,野心的羁绊,见理智时所未见,感清醒时所未感,在此时,我们到也可以看出来一个人的本质,李尔心中有天下,他有人性中的善良,但他醒时已经为时晚矣。

爱德蒙作为一个私生子身份出现,我觉得从戏剧的开始就在铺垫他的阴谋。一步一步的将哥哥爱德伽和父亲葛罗斯特反目,并且一直在剧中充当挑拨离间的角色。虽然有人也说,爱德蒙之所以成为这样的一个人,是葛罗斯特和当时的社会所驱使的,葛罗斯特说他“这畜生不等我的召唤,就自己莽莽撞撞来到这世上,...,这种孽障我不得不认他。”而且在当时社会,身为私生子是无法继承父亲的遗产,所以,这便成就了一个挑拨离间的爱德蒙。但我不喜欢这个角色,他可以为他争取利益,也可以使用手段来获取,但远远因为此来伤害爱德伽,这是我所不能忍受的,但无法,我所无法忍受的爱德蒙,确实是推动着整部剧情的发展。

葛罗斯特在最开始那个场景中出现,甚至在前几章中,我都无法判断他的好坏。但随着整部剧的结束,细想想他似乎从头到尾没有主动去伤害别人,他的缺点在于容易听信小人谗言,没有自己的判断,导致自身悲剧的产生。葛罗斯特对亲生儿子爱德伽和私生子爱德蒙的认识,可以以“看错人”来一言以蔽之的吧。衷心爱着自己父亲的爱德伽在父亲受到爱德蒙的谗言之下被赶出家门,而花言巧语卖弄手段的爱德蒙则差一点夺得了继承权。葛罗斯特最后被残忍挖掉双眼,而始作俑者正是他曾经信宠有加的爱德蒙。在后来被残忍的挖掉眼睛之后,反而能更清晰的感受爱的世界。

关于作品的升华

随处可见的宗教思想。《李尔王》既是一部关于世俗的悲剧,也是一部宗教传递的戏剧。在这部剧中,死亡不仅仅意味着一切苦难的结束,更是对于自我救赎后的价值、思想的美好祝愿。如李尔和考狄利娅的死亡,它不是意味着肉体的消亡或人生的失败,而是在经历过种种苦难之后的精神救赎。就如同莎士比亚所说:拥有高贵的精神的而死,正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最好诠释。苦难不再意味着惩罚或折磨,而是通往自我救赎的必由之路。考狄利娅的真诚和宽容,肯特、奥罗斯特的忠心不二,剧中人物所体现的高贵品质恰恰是基督教的核心价值观。莎士比亚正是通过设置李尔和考狄利娅的死亡来呼唤博爱,宽容和仁慈,借基督的核心价值观来抵御人性的堕落。从而将这部剧的格调上升到一定的程度,借这部剧,来宣扬基督教的这些核心价值观,引人深思。

除了宗教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在剧中,体现的还有当时时期盛行的人文主义因素。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整部剧中的所有关系的塑造中,最为极端的是考狄利娅和爱德蒙。在爱德蒙这个最大恶人身上衬托考狄利娅高贵、真实、富有牺牲精神的角色,随着剧情的发展和最后结局的展现,其中所体现出的人文主义因素可见一般。

在对于爱情方面:拿法兰西国王娶考狄利娅来说,法兰西国王说:“最美丽的考狄利娅,你因为贫穷,所以是最富有的;你因为被遗弃,所以是最宝贵的;你因为遭人轻视,所以最蒙我的怜爱。”在这段看似表白的话中,也体现了了一个关于人文主义的因素,那便是:人是万物之源。我爱的,不是你的财务、地位等等,我只钟意你这个人。

另外还有的是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这一类人,出于人文主义对于统治者的期望和要求。前文中提到当李尔流落荒原后,饱尝暴风雨袭击的苦楚,李尔深切体会到平民经受的苦难,悔恨自己过去对他们关心甚少,这在展现李尔个人的同时,《李尔王》这部剧的人文主义因素也再一次得到呈现和升华。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