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活着而活着
余华先生在《活着》的前言中这样写道:“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曾经我以为死很难,活着很容易,看了余华先生的《活着》,愈发觉得活着不易,而生死不过一瞬间。
书中的主人公福贵,年轻时家中富裕却十分浪荡,输光了家里的所有财产,活活将自己的爹气死,并且把媳妇儿家珍气地带着女儿凤霞离家出走。待一年后,家珍带着凤霞与儿子有庆归来,福贵无比高兴,以为可以好好过,然而又突然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不知怎的又变成了共产党的俘虏。后来,母亲病逝,女儿凤霞变哑,儿子有庆突然死亡。再后来,女儿凤霞难产离世,女婿二喜工作出了意外,离开人世,外孙苦根却因为豆子吃多了被撑死。最后,福贵只有一头老牛相伴。
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比福贵要幸运地多,但是依然对自己的人生表示不满,成天抱怨。在这个世界上,患疾病的人之中,有的人乐观,面对死亡,毫不惧怕,哪怕是自己只能再活几个月,还是开开心心地到处旅游、爬山等;有的人悲观,面对疾病的到来,吃不好,睡不好,过度焦虑,早早地便离世了。就如同余华老先生的《活着》中那样:“一个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人死亡,但却又更多的人在出生,或许你不想要的恰恰的别人做梦都得不到的。
人活着,其实并不容易,一味地追求功名利禄,可能自己的人生会越过越糟糕。“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挣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我想其实做一个平常的人更难,每一个人难免有自己所追求的东西,不骄不躁,不为名不为利的人才不是普通人,这样的人,或许活着更难。
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或许别人能够替代你的工作,但是不能替代你的生活,就算有人能够替代你的生活,总有那么一些事情是别人替代不了的。我深深地记得余华老先生说过的:“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可以替代的。”每一年都花开花谢,但是一个人,每一天都是不同的。
一个人因为一些原因离世了,他认为自己解脱了,但是他不知道自己的死对自己的亲人造成了多大的影响,留下了多少的心理阴影。活着的人,要承担的实在太多太多了,很多人承受不了,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所以总有自杀事件的发生,而这些人无一都是自私的人,想把问题留给活着的人来解决。我深深地记得那一年在地方的报纸上看到的那个新闻:一个老奶奶总爱炫耀自己的孙子有多好,不惜借钱来充场面,后来病重离世,留下了十几万的欠债给自己的孙子,但是孙子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作者,孙子只能向自己较为亲的亲戚借钱还了一部分很紧急的债,接着外出打工。因为欠债较多,孙子的女朋友与他分手。如今,他好不容易还完了债,却已经三十好几了,仍然是单身。那个奶奶虽然去世了,解脱了,但是她却影响了孙子的一生,不论是物质方面还是感情方面都是。
活着的人不容易,多希望人生能够简单一点,只为活着而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