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纪实
2018年新春,狗年,自己度过的第二十个春节。如果以十年作为期限,那么十年前的春节给自己的感受与现在完全不同。但,那种不同也更多是外在的变化罢了,少了些人情味,传统春节的氛围也不在那么浓厚,多是现代社会的物化感。不过,这没有什么值得伤感的,毕竟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东西总是要变的。不变的,就只有家人间的维系了,这也是最为珍贵的,不管以何种方式,春节之间,亲人的团聚,是必不可少的,互相之间,浓浓的温情,也是不会抹去的。
自从在外地上了大学,与亲人间见面的机会少了很多,春节,便是互相叙旧,问候的好机会,更重要的是,能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陪在父母身边,共同庆贺,共享佳乐,实在是一件看似普通,却最为幸福的事,让人勾起心底的感恩之情。
大年三十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在进行着节前的准备,作为家里较为清闲的人,对,就是我,很自然的承担了家务总管这一职位,说白了,就是打扫卫生的。为了在营造干净整洁的家庭形象,自己可谓是全情投入,累死累活的把家具、电器、天花板、橱窗、地板、护栏等等里里外外的打扫了个便,这可真是个累并快乐着的活,每年年前这都被我看作是最为“痛苦”的事情,可看着被自己收拾得井然有序的家,着实很让人感到欣慰。之后,便是帮着爸爸贴对联了,这也是每年我和爸爸的固定“工作”,对于我俩,早已熟能生巧。在粘贴之前,往往要把过去的对联用水淋湿,这样才方便撕下,而且不易留下痕迹,然后便是搭起梯子,反复对比角度和位置,那么一贴,大功告成。到了晚上,便是和妈妈一起去采购年货。小时候异常渴望的自己,现在面对着那玲琅满目的食品,却提不起多大的性趣。我妈说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没吃的时候,才觉得好’,是啊,平日里想吃什么完全没有限制,自然对吃没有了太多渴望。但和妈妈逛街的机会并不多,跟着她,帮忙挑选,适时插几句话,讲个价,也颇为有趣,母亲大人亦是开心。
大年三十这一天,最主要的事情便是进行祭拜了。首先是在家门口进行祭拜,其次是村神,再到庙里,最后是老家。一下子辗转四个地方,想起来还真是不容易呢,好在地方都离得挺近,习俗延续了这么多年,也早已习惯。每次我们家必须准备的东西有鸡、木耳、柚子、三茶五酒、红烛、线香,祭拜讲究心诚则灵,妈妈从小便教我要在内心真诚的祷告,在我看来,这或许也算得上内心的一种念想吧。古时候便有祭天、拜地、拜祖,祈求風調雨順、五谷丰登,家和万事兴,只要人心有念想,这种传统想必也将一直延续下去。但也不必苛责太多,心底常怀一颗感恩之心,也是极好的。春晚,应该是大年三十的一个重点话题,以直播形式的首届春晚算起,至今以举办了34届,可以说是历时最长的一台晚会了,在全国人民观众的心中有着颇重的分量。过去,人们的娱乐活动不多,春晚几乎是家家必看,哪一个公众人物能登上春晚,莫不是巨大的荣幸,明星走红也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但放在现在,春晚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确实是下降了,随着手机,互联网的兴起,人们不再守着电视,不再只看着春晚。抢红包,与朋友线上聊天,在社交平台上互动等成为了更多人的选择,或许,还有一个中重要的原因,明星不再新鲜,这些都造成了春晚影响力的降低。不过,虽说如此,春晚在大伙心目中还是不可或缺的,于我而言,春晚可以让我和家人围在电视机前喝茶、唠嗑,老少皆宜。到了零点,新年的钟声正式敲响,这一时刻可以说是最为“闹腾”的,鞭炮声响个不停,天空也布满了各种烟花。很久以前,这被看作是驱除“年兽”的一种行为,现在早已演变成对新的一年的期待以及祝福。
大年初二是去外婆家过年的日子,打记事起来便是这个样子。说起来,小时候,因为爸妈工作忙,没时间照看我,在外婆家住过一段时间。外婆家在乡下,所以自己从小便下过田、牵过牛、爬过树、上过山等等,这么多有趣的事情,现在想起来真的是如梦般美好。所以每次说到外婆家,都会想到这些,想到那段时间一直陪伴我的外婆。现在,每年自己只有大年初二才会过去外婆家,一年年长大的我们,看着外婆却一年一年变老,有时候真是心底直叹,也为有在这过年之际多亲近、关心几分。
近几年,亲戚走动逐渐少了,更多的是一家人在家里自娱自乐,春节,确实给了我们更多相处的时间与气氛,感恩这一切,这看似普普通通的团圆,是我们每个人心底最真的期盼,感恩有你们,我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