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写诗,为你唱
对于诗,我们并不陌生,从《唐诗三百首》的“鹅鹅鹅,取项向天歌”到《诗经》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诗”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诗,缘情而作,因事而发。作为抒发情感的载体,千百年来诗承载了我们的各种感情,悲欢离合,壮志难酬。但是直白的朗读无法全面地表达诗的情感,体味诗的语言,就如同少数民族以歌抒情,将诗以的形式唱出来,便有了诗歌一说。
音乐可以超越语言,打破地域或种族的枷锁。感情可以透过每一个音符直击心灵。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歌曲尽管我们听不懂歌词或者或者本身就是纯音乐,但并不影响我们体会之中的感情。听众任然可以感受到作曲家的感情。欢乐或还是悲伤。
遥想古人身处山水之间,一把古琴,几盏清茶,环石而坐,手抚琴,口吟诗,这是诗与歌的结合,也是人与自然的共鸣。如此情景,岂不比我们坐于钢筋水泥之中,面对白墙铁窗更能激起我们思绪万千?歌,并无过多的禁锢(相比较诗而言)。叶嘉莹先生字正腔圆的唱腔能让你拍手称赞,歌手抱着吉他唱出的诗同样也能让你心生向往。
音乐与诗的结合,让我们感受到了诗歌的艺术,诗可以打破时空诉说千白年前的故事,乐可以穿越古今,闭上眼睛,让你置身于边塞的千军万马,大唐的荣耀繁华,郑愁予的《错误》,那哒哒的马蹄,江南的小巷小桥流水,再加上诗中本身的淡淡忧伤,如果加之以欢乐的乐曲,必是风马牛不相及,甚至会让人心生厌恶。相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一诗只有配以撼人心灵的宏伟的乐曲,才能将诗人悲愤的情绪发挥到淋漓尽致。可见,诗与乐的结合还需适合才好。正如一套茶具,茶壶可以配几只杯子,但如果配上一个碗就会让人大跌眼镜。
歌将诗的情感表达加以升华,使我们感受到直击心灵的情感,一个合理的“情镜”更能在诗与歌的基础上让人更为置身现实的感受到情感的激荡。
叶嘉莹先生说自己在上大学的时,老师会带领着他们在海棠树下读书,这是多美的意境啊!正如在漫山红叶前读一首《沁园春》,在秋天晚霞的水边读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大雪漫天的早晨诵一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自然的变幻莫测给予了我们无数的情感启发,那么在去体会这些情感时回归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当然更能体会到最为纯朴本真的感情来。
诗,歌,镜,在美好的环境中,以歌的方式来“读”诗,仿佛更胜一筹。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坐在农家的小院中,看着院中小黄狗懒懒的睡着,听着风吹稻田的声音,心中想起那个人,默默地告诉他,自己狂热又安静的爱,告诉他如同稗子面对春天一般的不知所措的心。
为你写一首诗,在遇到你的时候,唱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