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课程论文
——苏丹网新4班173010456
“打call、小姐姐、厉害了我的哥、老司机、葛优瘫、老哥稳、小拳拳锤你胸口、皮皮虾,我们走······”,网络上这些词语遍布屏幕,鹿晗与关晓彤恋爱关系的公布、特朗普访华,这些词语或事件的传播引起了网络上的轰动,这便不禁让人想起这些事物为什么会变得如此热门!而我认为这些所谓的热点就是被媒体所传播,然后引起了公众的认同和兴趣而后得到广泛传播的事件、人物或词语。下面,我用了一些传播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些热词的传播。
随着经济的发展,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这便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物质条件。在这个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的时代,信息爆炸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代名词。在信息如此多种多样的情况下,总会有那么一些信息能够使人们产生一些共鸣。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热点?
首先人可以进行自我传播,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将信息传播出去,当信息传播后就进入到了人际传播,一传十、十传百就使得信息在一定的范围内的到了有效的传播,而这个时候的传播已经是以群体为基础,在传播时受到群体感染、群体暗示、群体压力以及趋同心理的影响,信息就会被被很多人所知道。传播媒介本身有自己的经营目标,而传播的信息也具有商品属性,为了谋取自身利益,更多的大众传媒会对该事件进行报道。大众传媒作为一个传播信息的组织,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它所传播的信息会在短时间内传播到社会各个领域,进而形成一个信息环境并对大众的行为产生影响。所以,通过大众传播这些热点就会进一步被大众所知晓,并对此进行再传播,直到下一个热点的出现。
另外,大众传播有“议程设置功能”,即大众传播虽然不能影响人们想什么,但能引导受众看什么,这便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当网络媒体都在报道同一件事情时,受众就会感觉这件事很重要,由此来影响受众。
受众对这些“热点”的反应?
第一受众本身就是一个生活在集体中的一个人,作为社会上的成员,几乎都有从众心理,当有人在传播一种信息时,在从众心理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进行传播。一个人,不可能脱离群体而独自存在,而在群体中难免会受到群体感染,这样一来,就会有更多的人对这些“热点”进行传播。
第二受众具有能动性,他们会对成千上万的信息进行选择性注意、理解和记忆。就比如鹿晗和关晓彤恋爱关系的宣布成为热点事件来说,首先,大众传播具有社会地位赋予功能,通过大众传媒之前对鹿晗的报道,使他被普通大众所知晓并由于他自身条件的优秀,使大众非常喜欢和关注他。所以,当他公布恋情时引起了轰动并上了热搜,换言之,如果一个普通人谈恋爱几乎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都不会有新闻进行报道,更不用说上热搜了。
第三在关于“使用与满足”的研究中,明确指出了受众接触和使用媒介的目的。人们接触媒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而在热点的形成中,大众受到周边人的影响进而产生了对信息的需求。
第四体现在意见领袖的作用上,意见领袖指的是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就比如在这次“红黄蓝事件”中,在还没有调查清楚时,有一些明星便转发了一些关于这件事的一些言论,随之而来,喜欢他们的人便会跟着转发,这样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受众的行为。所以,意见领袖通过对受众的影响间接的对热点的形成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以上便是我对热点问题的分析与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