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生》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长寿镇里的故事。长寿镇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四面环山,与世隔绝,这里的人们都追求长寿、遵守“祖训”、“规矩”。影片采用了倒叙和插叙的手法,以“设计死亡”为主线,演绎了男主人公牛结实被“杀死”的全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腐朽与生命的对抗,欲望与真情的斗争,以及人性的复杂。
在探讨影片深层次的内涵之前,先来分析一下牛结实的人物形象。影片中提到,牛结实本不姓牛,其父“马三炮”是个外来人士,是“强留”在长寿镇上的,因此牛结实虽然在长寿村长大,改姓“牛”,却始终脱离不了外人的身份。这个外人的身份是牛结实与镇民们区别的第一层,也是最基础的一层。
牛结实身上的蓬勃的生命力也使得他与死气沉沉的小镇格格不入。牛结实自小无父无母,无人教养。他无事不做,童叟皆欺,可以看到,他撬寡妇门,挖绝户坟,调戏妇女,赊账赖账,大闹圣水仪式,甚至在溪水中洒催情粉,是一个泼皮无赖。但是,做下这些事情并不是说牛结实的内心就没有柔软的地方,相反也可能是他不懂人情世故,又或者是他懂而不愿。这些体现出来的是牛结实向往的一种自由肆意,无拘无束的生活。他给马寡妇输血,为救孩子自食打胎药,归还全镇各家的物品,棺材上的音乐盒,牵着马匹跑在阳光之下,当阳光照耀在牛结实的脸庞上时,连山风吹来的都是柔软的悲哀吧。
这样的牛结实是怎么死的?又怎么会死呢?
有说法说,这是借牛结实死亡的悲剧,来抨击与现代思想产生碰撞的封建传统,是封建传统的愚昧与荒谬促使了镇民们杀死了牛结实。我不否定这种说法,但是在这场杀戮中,我看到更多的是人性。牛结实的身上具有一种特质,是生机,是自由。杀死牛结实,其实体现的是一种人性本能即排除异己,是固化群体对新兴个体的扼杀,是自由主义与自我意识被遏杀的悲剧。
长寿镇已经制度化,秩序化和纪律化。当牛结实这样一个个性鲜明的符号出现时,无疑引起了小镇人们的恐慌,惊惧。苏医生问镇民们是否想杀死牛结实的时候大家都否认了,但当他问是否想让牛结实永远不再出现的时候却得到了一致的同意。这足以说明,促使镇民们一手导致牛结实死亡的最初动机,是作为主流集体对反制度个体的排斥与驱逐。
其实镇民们目睹牛结实的惨状时表露的同情不忍,目送牛结实入葬时的泪水,是一种伪善,这些眼泪的存在在另一个角度上更加反映了明知后果而依旧遵守所谓“秩序”的悲哀、残忍和愚昧。
影片中出现了很多的暗示、隐喻、象征乃至讽刺。它们主要的表现载体是片中重复出现的事物和画面。比如说“鱼”,就是牛结实的象征,也是自由的象征。正如片尾曲所唱的“我要我要深深坠坠入无边的海水”,牛结实所向往的是游鱼入海的自由自在。片中音乐盒对于牛结实的而言象征着希望与幸福,那音乐盒中的小银鱼也就隐喻了这一点。其它的比如“钥匙”、“天空”、“地震”等等也有丰富的内涵,就不一一细说了。
在影片的结尾,马寡妇在医生的帮助下走上了充满光明的道路,这或许象征了什么,有或许没有。导演以近乎荒诞错乱甚至疯癫的手法来表现了电影的主题,牛结实究竟如何死的,自始至终都没有明说,我只希望这样追逐自由的人在现实中回像片尾曲中所唱的那样“飞入无边的海水\阳光\散发着香味\蝴蝶\破茧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