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散文>

情怀是自己的

作者:阮馨可
主要内容

情怀是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

网新1班阮馨可163010338

顾少强,注定从出生起就与众不同的女老师。今年三十多岁的她在两年前辞掉了中学教师的工作,如今生活在成都街子古镇上,和丈夫开着一家客栈,还有一个一岁的宝宝。

上周,周老师说顾老师要让我们买她的书她才愿意来,原本有点期待的我内心是拒绝的,撇嘴和同学讨论,她居然变成了这样一个被媒体炒作的失掉了本心的人。

她站在我们面前用标准的语文老师一般的普通话为我们讲述她自己的故事。对她的了解并不多,互联网发达的时代,没有什么不可以成为新闻,当年那个最有情怀的辞职信,让她当了回“网红”,但她不喜欢这个称谓,也不喜欢人家把她的事迹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因为在她看来她曾做过的有趣大胆的事情多了去了。

一个半小时的聆听,她在我脑海里的印象可以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我真正认识到了她这个所谓最有情怀的“网红”。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能写出这些文字的人有很多,但很可能它们只是被写在日记里,藏在内心深处,成为繁忙生活中一闪而过的幻想。很多人都说,我要在乡下造一个房子,养一条狗,傍晚就在院子里喝茶看书,但是很少有人实现过。当突然一天一个和你一样的普通人把这个愿望写在公众面前,这个消息瞬间就会炸开锅,接着一大波人感慨,她做了一件我们想做却不能做的事。这个人是顾老师。无数人对她的未来展开想象,一篇篇头条推送着各种美文,赞颂这是多么美好多么有情怀的一个人。在两年前的我也看到了这则消息,和大多数人一样羡慕顾老师的“特别”,但今天我反而觉得是我们太不了解她。

我不想去说顾老师如何的与众不同,因为她在书中就说过,即使没有这封辞职信,她也会默默地去过想过的生活,不会有任何人知道。排开媒体的大肆渲染,公众的感慨万千,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顾少强——直率,简单。我一直觉得这种性格的人更能真实的生活,快速明确目标,justdoit,很少受到外界干扰。她的旅行并不是在写了信之后才开始,生活在河南的她去过杭州,乌镇,凤凰,柬埔寨,莫高窟,不再一一赘述,总之她最终定居在了成都。然后开客栈,结婚生子。

有人说她没了情怀,靠名气赚钱,这跟我听说她卖书才来给我们讲课时是一样的反应,说好的看世界呢?这难道是一场炒作?

我不太知道“情怀”是如何被定义的,在很多人眼中,它应是不食人间烟火,是独树一帜,应是被人看见的。

而顾老师在书里分享了一个故事:一个商人看见了一个渔夫在海边钓鱼,对他说:“你应该造一艘船,买个大网去海中间捕捞,这样才能赚更多的钱。”“赚了钱然后呢?”渔夫问。“那样你就能去做你喜欢的事了呀!”“可是我现在就在做我喜欢的事啊......”

这个故事比喻的很巧妙,明明喜欢的事情就在眼前,为什么非要绕那么一大圈才去做?让我豁然开朗的是,这就是顾老师的情怀。正所谓子非鱼,焉知鱼之乐。那些冷嘲热讽的旁观者,也是当时感慨万千的追随者,他们不负责任的随意发表意见,自我矛盾,因为没有人了解顾少强到底是什么样一个人,当然也无从知晓她的情怀。

明明我们需要的东西并不多,却为什么总是被困于无法满足的藩篱?按顾老师的话说,她在小镇上过的是一种不能再俗气的生活,买菜做饭,练得一身修修补补的本领,每天都在解决眼下生活里的一切问题。但同时接待客栈形形色色的客人,在旅行中结交朋友,偶尔做些心理辅导,通过各种形式赚点外快......没有什么比这样更好了。这让我想到古人一句话,大隐隐于市——把情怀藏于心间,成为面对生活的准则。

即使听了她的讲述,看了她的一些文字,我也无法描述出最真实的她,因为我不是她,因为我无法看到她看到过的世界,无法体会她在莫高窟流泪时的心情,无法感受她想要在小百花剧场当保洁的乐观,更无法说出她和于夫之间无言的默契......这些美好和热爱如同温柔的雨滴点缀在顾老师的生命里,我仅仅是听到了她的讲述,都会觉得幸福,这就足够了。

最后,顾老师对我们说,你们不必模仿我,你不是我,你是你自己。所以我不想去赞颂,更不想仰望,因为我看到的只是一个简单,并且有点倔强的,三十多岁的顾少强,她是女儿,是妻子,是妈妈,也是她自己,她在认真地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而我也相信我能找到自己的生活和情怀。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