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创意的构想》读后感

作者:李汝
主要内容

《创意的构想》读后感

说实话,在上这堂名著导读之前,我从未听说过这本书。但当老师趣味性的简单讲解后,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自我认为,我是一个非常缺乏创造力的小孩。记得小时的我并不像现在这样缺乏创造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我长大的同时,脑海中的创意也逐渐缺少,可能正是因为这样,《创意的构想》才能够吸引到我。

日本作家大前研一是《创意的构想》这本书的作者。作为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选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在这本书中现身说法,通过阐释构思卓越创意的六大技巧,对于怎样看待21世纪的经济与社会环境,培养构思创意的技能,提供了不拘于陈规的新观点。大前研一的这本《创意的构想》写于2005年,但当时的他便已经预见到索尼PlayStation3游戏机的市场溃败,可以说颇具前瞻性。在这本书中大前研一把创意构想的过程概括为大胆质疑先入之见、从网络开始思考、创造别人无可替代的产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站在对手的立场上思考、展开讨论这六个步骤。虽说这本书大部分都是在讲商业上的事情,但是我觉得,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们,这本书还是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

一、大胆质疑先入之见

在第一章中,大前研一问了一个问题:“出生率下降是否意味着大学的危机?”对于这个问题,很多日本大学的先入之见就是“无解”,他们在出生率下降这一事实面前束手无策。然而,大前研一的对策是:通过可以双向互动的研究生院电视台和网络,引导已毕业多年的职业人士重返校园,扩大生源,提高学院的收入。通过这个案例,大前研一指出:“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个问题有答案存在”。但是在没有答案的情况下怎么办?所以,大前研一呼吁读者向丹麦学习,从“教”向“学”转变。“学”就是抛弃“一切问题皆有答案”的先入之见,提出教育不是教而是学,这将是巨大的思维转换。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很多类似的问题,看似很难解决,但只要我们转换思路,问题便很轻易的能够解决。

二、从网络开始思考

在本章中大前研一论述了网络“无中心”的一个特点,就是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送者,并且可以在同一版面讨论。我认为在这章中有一句经典的话语“因特网上的用户喜欢自己有选择的权利”。现在看来确实是这样,随着时代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电子商务平台,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空间。而在2005年就已经察觉到这一趋势的大前研一很令我佩服。

三、创造别人无可代替的产品

文中举了特纳CNN的例子,在80年特纳创办CNN时,美国三大电视网络已经深入人心,特纳从他们的弱点入手。当时的电视广播网是五花八门,既有连续剧、又有体育节目、还有新闻,但新闻就播两次早上5点,晚上7点,这样人们看实时的新闻就受时间限制,于是特纳便寻找了一个闲置的有线频道,每半个小时播出新闻,而且每次还有更新。于是在美国人民心目中就出现了“看新闻还是CNN最好”,最终实现了提供别人无可替代的产品。在我看来这是在创意的步骤中最难的。现在,我们大多数人都被困在一个一尘不变的社会环境之中,很少有人冲破枷锁去看看外边的世界。那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事物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难关。、

四、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

在这章中大前研一说中国的商机无限,而日本企业在中国改革的大潮中曾一度坐失良机。总怕政策变,认为中国呼吁的改革就是狼来了,殊不知中国真正的改革起来,产生出了无限商机。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其实,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老师和父母总是告诫我们要在错误中吸取教训,加以改正,才会做的更好。而创意的构想也是这样的,需要我们从前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才会想出更加完美的创意。

五、站在对手的立场上思考

在这一章节中,重点论述了韩国的经济问题。这一章,简单来说便是要换位思考。站在对手的立场上观察自己,努力找出自己所做出创意中的不足,不留给对手一点的可趁之机。这样才能够在竞争中取得胜利。

六、展开讨论

文中提到讨论有助于磨练创意,这点我深以为然。这与学习是有共同之处的,大家在一起讨论会结合各自的背景、经验产生很多灵性的创意,同时能更加清晰地认识问题,研讨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虽说还有一些不太懂得地方,但还是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在当今时代中,只有打破原有的枷锁,拥有创意的人才能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