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李白
李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他的诗词无论是黄发还是垂髫者都可以随口念来。李白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风格,读完他的诗词,一种桀骜不驯的形象就栩栩如生一般。有人喜欢“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有人喜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有人喜欢“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但是,就我而言,最喜欢的应该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寥寥数字,李白那狂傲潇洒的形象便生动的勾勒而出。
说到李白性格的形成,不得不从他的人生经历说起。李白,出生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约五岁时,其家迁居四川江油。颠沛流离的生活,让他经历了不同的人和事,才使得李白的诗歌中涌现出不同的山川人文风景,也造就了他的人物性格。
十五岁时候,他仗剑任侠。十八、九岁时,李白曾隐居于戴天大匡山,并拜赵蕤为老师,认真学习,二十岁时遇到苏颋,李白勤奋好学,“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在20岁以后,李白游历了蜀中不少名胜古迹。蜀中雄伟壮丽的山川,培育了李白开阔的襟怀,豪放的性格和对大自然的热爱。由干受纵横家和儒家思想影响,李白有着很强的事业心,希望建功立业;但他受道教和道家思想影响较深,又热切地向往着求仙学道的隐逸生活。这种矛盾的生活理想,在他身上最后形成二者兼顾的愿望,即“功成,名遂,身退”。
开元十二年他从峨嵋山沿平羌江南下,到荆门、游洞庭,接着又到了金陵、广陵和会稽等地,当时正是开元盛世,国家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景象,李白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对前途充满了信心。那时的人,要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通常是走科举考试的道路。此外,还有一条“终南捷径”,即通过求仙访道的隐居生活,扩大影响,引起朝廷重视,也可能被召去做官。李白自视甚高,不愿走科举道路,所以选择了一终南捷径,在宫中他有力士脱靴,贵妃研墨,他狂傲的形象最终得罪了包括皇帝在内的很多人,他始终无法收敛自己的性格,而他为什么要收敛自己的性格呢?对啊,因为他是李白,他是诗仙。
李白的晚年是在安徽当涂度过的,他的族叔李阳冰在那儿做县令。唐代宗即位后,下诏拜李白为左拾遗。但诏书还没到,李白已离开了人世,那一年他六十二岁。至今当地还留有李白的衣冠冢和纪念堂。李白现存的诗有一千多首,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歌颂。这些诗经过他的夸张的描绘,想象奇特的渲染,显得大气磅礴,出神入化。他还写了不少反映人民生活、抨击黑暗政治的诗。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经过他的丰富而奇特的想象,使他的作品具有雄奇豪放的风格、瑰丽绚烂的色彩。他被认为是自屈原以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创作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不少作品,如《蜀道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已成为千古传诵的佳作。
李白在诗歌创作上的伟大成就,是很难用几句话来描述的,也许只有杜甫的两句诗最有概括力:“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