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爱玲《小团圆》中的各种关系
————爱情与母女之间的关系
摘要:张爱玲是中国现代史上有名气的女作家之一,她的许多作品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本篇文章对张爱玲和《小团圆》作了简单的介绍,并分析了爱玲的遗作《小团圆》中的爱情关系以及母女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张爱玲;《小团圆》;爱情;母女形象
一、张爱玲简介
张爱玲(1920.9.30—1995.9.8),中国现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张煐。作品主要有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她的代表作品有《金锁记》、《倾城之恋》、《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小团圆》等。她的小说艺术特点:⑴意象化。⑵语言感官化。⑶意蕴苍凉。
当代著名作家白先勇对张爱玲的评价:“张爱玲当然是不世出的天才,她的文字风格很有趣,像是绕过了五四时期的文学,直接从《红楼梦》、《金瓶梅》那一脉下来的,张爱玲的小说语言更纯粹,是正宗的中文,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诣其实很深。”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安忆的评价:“唯有小说才是张爱玲的意义。所以,认识的结果就是,将张爱玲从小说中攫出来,然后女作家再还给小说。”
二、《小团圆》作品的简介
《小团圆》以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刻画出张爱玲最深知的人生素材,在她历史中过往来去的那些辛酸往事现实人物,于此处实现了历史的团圆。那余韵不尽的情感铺陈已臻炉火纯青之境,读来时时有被针扎人心的滋味,故事中男男女女的矛盾挣扎和颠倒迷乱,正映现了我们心底深处诸般复杂的情结。这部书讲了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九莉与有妇之夫邵之雍的一段爱情故事。
三、《小团圆》中的爱情关系
有人说《小团圆》中的九莉是以张爱玲本人为原型,而邵之雍则相应的,是她的丈夫——胡兰成。九莉是一个大胆的女子,正如雨果所说“真爱的第一个征兆,在男孩身上是胆怯,在女孩身上是大胆。”九莉明明知道邵之雍是一个汉奸,是一个有妇之夫,也是一个不安定不纯情的男人,但她还是一心一意地只喜欢他,对于九莉来说,邵之雍是她的一切,是她的所有。
她唯一能够生活下去的精神寄托。而在小说中汝狄也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原型的——张爱玲的第二任丈夫,赖雅。小说中描述了一段打胎的片段,“夜间她在浴室灯下看见抽水马桶里的男胎,在她惊恐的眼睛里足有十寸长...恐怖到极点的一刹那间,她扳动机钮。以为冲不下去,竟在波涛汹涌中消失了”。这里好似在影射张爱玲为赖雅打胎的事情。
四、《小团圆》中的母女形象
张爱玲一生的创作,一直在审判她父母的影子,尤其是审视她和她母亲的关系,这也并不是夸张的说法。五四运动以来小说散文中的母亲形象以正面形象居多,很多作家如胡适、鲁迅、茅盾、郁达夫、老舍等,幼年丧父,生活里文学中均以母亲为启蒙老师。《寒夜》中的母亲与媳妇之间虽然令男主角为难,却还是善良与善良之间的冲突。但在张爱玲的笔下,《倾城之恋》中的母亲则早就令白流苏失望且感到心寒,《金锁记》里面的七巧,也不惜亲手毁掉了女儿的一辈子的幸福。而在本次论文中心的《小团圆》中,则更是将这种紧张的母女关系推向了细腻的极致小说刻画了像蕊秋这样一个从始至终一直在与自己的女儿“较劲”的母亲形象。同时也解析着像九莉这样从始至终一直在与母亲斗争的女儿形象。两个人的情感互动,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既畸形又正常的母女形象。
《小团圆》中的女儿形象是九莉,我认为代表着张爱玲自己,张爱玲四岁的时候母亲出国留学,父亲便把外面的姨太太带回家。八岁时候母亲回国,一家人重聚。在她的回忆中,这是她最美好的时光。但好景不长,父母再度争吵,母亲又出国一直到她十七岁。小说中的九莉的经历也与张爱玲的自身经历几乎一致。九莉因为幼年时期对母爱的缺乏而使她产生孤僻的感觉,因而她对爱的渴望也成为她一生的伤痛与期望。而《小团圆》中的母亲形象是蕊秋,蕊秋是一位代表着个性解放精神思想的时代新女性,她离开了丈夫独自在国外打拼,正因如此,她缺少了与女儿儿子的相处,使九莉的记忆中永远有一个母亲位置的空缺。如书中“二婶的钱我是无论如何也要还的”,九莉认为偿还二婶的钱可以使她和母亲的关系得到淡化,因此她采取还债的方式抹去母亲的存在。在小说中九莉对母亲的称呼不是母亲,而是“蕊秋”。母女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客气,而不是亲密。
参考文献:张爱玲《小团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张均《张爱玲十五讲》文化艺术出版社
许子东《张爱玲·郁达夫·香港文学》许子东讲稿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