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细观得真知

作者:冯萱
主要内容     

细观得真知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伏地观察蝼蚁的稚童,河岸垂钓的老翁,仰望星空的天文工作者,他们平心静气,他们洞察万息。生活处处皆观察,生活处处可观察。

高尔基说过:“智慧素以千眼观物。”从古到今,伟人们用实例阐述着真理。诺贝尔通过观察液体炸弹和固体炸弹的爆炸性质和爆炸条件,改良炸弹性能,并减少因运输造成的爆炸事故;詹天佑巧观八达岭地势,设计出“人”字形铁路,解决列车爬坡动力问题,使火车驰骋八达岭不再是痴人说梦。论观察得真知,人们通过萤火虫发光发明照亮黑夜的冷光源;通过飞鸟翱翔制造漂洋过海的飞机,生活因为细致的观察变得多姿多彩。

见微知著,方得成功。观察并非走马观花,而是细心看察,发现事物的微妙之处和自然规律,任何的伟大都离不开观察。1590年,伽利略通过观察比萨斜塔的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下落速度与质量成比例”的推断。他客观的看待实验现象,重视实际结果,为物理学界日后解答更多的问题提供正确的方向。

由此看出,客观的看待事物,能使人们明智,并从中理性的分析缘由,总结规律,使其对造福人类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客观的观察心态也能促使人们情绪的稳定,尽量避免因观念不同产生的争端。人有七情六欲,若以主观的眼光思考,注定会在思想中夹杂个人情绪,并厌恶他人反驳,做出过激的行为。鲜花广场上被烧死的布鲁诺,不正是一桩血淋淋的惨案吗?相反,若能平心静气,客观面对事实,坐而论道,不是更妙吗?

多角度的观察萌发出更多新奇的思想,取得更多成果。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阐述的那样,以不同的眼光观察同一件事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不同的眼光即意味着事物不同的角度和层级,虽目光聚焦在同一物,但出发点早已不同,其结果也有差异。孟子和荀子两位先贤正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人们的行为提出截然相反的看法。条条道路通罗马,带着客观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细微。

其实生活如同一本读不完的书,观察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真知源于细观,细观得以明智。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