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介绍中华美食的美食纪录片,第二部延续了第一部的风格,但又比第一部主题更加细致,人和食物的关系也有了更深一步的探究。而第一集:《脚步》探讨了人的迁徙和远行与食物的关系。影片开始一分十几秒的片头向我们介绍了整个第二季的代表性片段,最后引出片名:《舌尖上的中国2》。正片刚开始向我们展现了几个步履匆匆、在路上的人群,他们有的穿梭在城市中,有的飞奔在山峦间,有的载着船。影片旁白也随之加入,介绍了本片主题,第一季片名出现:《脚步》。来之不易的蜂蜜故事中穿插着用降格镜头拍摄的西藏山川、白云,体现出了当地地域特色。白马在采摘蜂蜜的过程中,镜头经常给藤条、斧子砍树还有白马的脸部特写,在白马爬得越来越高的时候,镜头经常以仰拍的角度去展现树的高度和白马的位置,突显出高空采蜂蜜的危险性。镜头也经常给树下期盼的弟弟和爸爸脸部特写,穿插在白马爬树的过程中,从他们的脸上能看出他们对白马的紧张,让观众感受到这来之不易的蜂蜜背后的辛酸故事和家人的情感。移动厨房几个草原的远景和旁白的加入,让影片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故事。在叙事过程中,老谭夫妇像做采访的形式一样分别讲述了自己甜蜜的爱情史,中间又伴随着豆花的香气。这种及其生活化的片段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家庭跃然纸上。这个故事的最大特点就是两个主人公的采访式的独白,体现出了四川人都有的性格特质和生活气息。割麦人则更着重于任何人的直面交流,无论是什么形式的语言表达,这种生活式的拍摄手法能把观众带到他们的世界里。最后一个故事则放到了华侨上,华侨对中华美食的留恋与怀念,在这样一部叫做脚步的片子中,最后以一个华侨的回归作为结束,仿佛在告诉我们无论你身处何处,只要你来自中国,熟悉中国的味道,那么这种味蕾的记忆会一直伴随着你,直到老去的那一天。此外,本片的声音处理也有独特之处。食材制作过程中与油碰撞时发出的滋滋声,还有煮食材时的咕噜声,这些食物烹调时的声音能够最大限度的勾起观众的想象力以及食欲。除此之外,我们在特定场合都会听到只在特定环境下才存在的声音。比如说森林中的鸟叫,蝉声,以及脚踩厚草的声音,都是特意放大后的效果。前两个片段中蜂蜜都是主角,所以嗡嗡的蜜蜂声一直伴随其中。更明显的拍摄手法是近距离拍摄,每一道菜或每一种食材都被摄影机放大拍摄,以体现他们丰富的质感,也更生动形象得向我们展示了它们的美好,让观众引起共鸣。在每部片子的最后都会有一个独属于舌尖上的中国的设计,所有故事中的主人公分别拿着他们故事中的食物,提得高高的,开心得微笑着,这是他们每一个故事浓缩出来的符号,合起来便构成了这集的主题: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