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碎碎之间,进入大学已经有好几个月了,初来的新奇与热情渐渐冷却,多数时候,都感觉自己在不知所以的忙碌着,很多时候知道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却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很长一段时间我都陷入了这个囹圄,惶惶无措。
又是一个假期的晚上,意外的,我没有像往常一样拿着手机看,我突然间萌生了一种极度想要回家的念头,想要回到过去,继续过那种没心没肺的生活。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这样吧,当自己不再坚强到能面对当前时,就总爱幻想着能回到小的时候。不需要计划着花钱,不需要自己打扫卫生,不需要面对对未来的恐惧与不确定......
不禁回想起昔日的时光。
幼儿园的那些个时段,记忆虽大多模糊,但犹记那份天真无虑的感觉。那时候的我,还在班上各种哭闹,和小伙伴玩着各种简单的小游戏。现在想来,不禁怀疑儿时的自己是如何能沉下心把那几个无聊的游戏津津有味的玩上几个时辰的。但对于那时的我,可能一切都是洋溢着乐趣与新意的吧。印象最深的还是从前母亲送我上学的那段日子,还记得当时的校园门口茶叶蛋与巧克力面包的味道,每次到门口时妈妈总会给我买一个茶叶蛋再送我进校门,有时候更是会给我买个巧克力面包,在那时,有个这样的巧克力面包就感觉可以向小伙伴炫耀很久,感觉自己仿佛是最幸福的人。
上了小学之后,父母开始让我学会独立,不再让我和他们一起睡觉,也不再接送我上学。还记得初次一个人上学时的那种惶恐紧张和看到其他同学还在等父母接送时自己的那种自豪。我已经不记得当时自己想了什么,但那种心情和奇妙的感觉确是想忘也忘不掉的,对于那时的自己,这或许是成长的一大迈步,对于现在的我而言,这更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回忆。当时的我其实胆子是很小的,不善于和他人讲话,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一次次想要改变却被自己的软弱击退。或许正是如此吧,那时的我只有唯一的一个朋友,还总感觉自己是不是被世界孤立了。但值得庆幸的是,那时的我一直怀着一颗想要改变的心,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我才能在即将毕业的六年级时克服了自己的怯懦,开始主动回答问题,开始学会结交更多的朋友,开始相信自己。虽然有时的结果并不如人意,但那是的我还是很满足了。
正是因为那一次的改变,进入了初中的我不再像以前一样沉默寡言,成功借着军训和同学打成一片,虽然上课回答问题对于我来说还是一大难点,但我从心里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排斥。我也开始承担起一些班级职务,努力提高自己,还一次次获得过各种奖状和奖学金,考上了自己还满意的高中。
但是,也是在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我开始沉迷于各种游戏,人也变得懒惰起来。也许还有进入叛逆期的原因吧,那时的我不再愿意做父母的乖孩子,老师的好学生。那时的我动不动就会和父母吵架,始终想着和他们唱反调,不再像以前一样黏着他们。现在想来,有后悔,有无奈,但也只能叹一声年少轻狂。
上了高中后,在种种的压力下,我反而变得更加懒惰,变得更加浮躁,不想拘束于刻板的学习,时时畅想着各种各样的美好未来,幻想着自己成年后的日子,期待着大学的生活。现在看来,这更像是我对当时那种种压力以及家人老师那沉重的期待的一种逃避吧,还没踩稳脚下的土地,一心想进入自己乌托邦式的幻想世界。那时,我也怀疑过自己的所为,一次次想要改变,但是却再也找不到从前那种对想要改变的毅力和信念了。我总是迫切的想要变得成熟,想要尽快长大,但却不知自己早在这种急功近利的浮躁与自己所认为的理所当然下失去了一些宝贵的东西。
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人也经历过的吧,我们确实是改变了,但很多时候,在我们获得的同时也失去了,至于是盈是亏,谁又有个定论呢?
有的时候,我们真是不如一个幼童啊。
看着现在的自己,始终还是没有变成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相反,更是一次次将自己的畅想的条件拉低,对自己慢慢放纵。以至于到现在,我几乎忘了自己曾经的愿望与诺言,失去了那种对未知的自信。长得越大,开始担心的反而越来越多,甚至一度对未来产生了迷茫。从前的我第一次到成都时,夜色下的斑斓燃起了我幼时的心。现在,回想最近一次坐车从市中心回到学校的那个夜晚,我开始感觉到各色灯光下的虚幻,有了一种空旷迷茫的感觉。
为什么又开始想回到过去了呢?
我想起了昔时的自己,那种对未来的渴望其实时时伴随着我。我怕的也许是自己再次辜负了自己吧。现在的我,其实还是不太敢主动回答问题,但相较于过去依旧好了很多。骨子里,我还是我,虽然长大了,但曾经做到的事,现在为何做不到呢?不过是自己的借口罢了。
回忆过去也不单纯的就是逃避吧,想想昔日的自己,昔日的梦,曾经那个年幼无知的自己都能做到的为何现在反而做不到了?
现在想来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该做的是正视自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