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创意的构想

作者:程潇逸
主要内容

所谓创意就是一种突破,是在产品,营销,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主张的突破。创新是选择生存的良药,我们不得不紧跟时代的步伐,否则一定会被淘汰,这不是真理,而是事实。21世纪是没有现成答案的时代,要想在巨大的变化21世纪是一个科技不断发展的日新月异的时代,在这个新的数字化的时代中,默守陈规的人没有栖身之地,只有不断超越自己才能适应环境,而创意就是你在21世纪这个新环境下创造自我价值的利器。

中生存下来,最重要的技能,就是构思创意的技巧。《创意的构想》这本书的作者是全球管理大师、日本战

方法1、大胆质疑先入之见。文中提到我们进入一个没有现成答案的时代,被先入之见局限住的人,面对眼前发生的事情,并不能看到它的本来面目。这样我们就应该大胆质疑,个人对此非常认同,很多创新来源于怀疑和颠覆。文中举了几个例子:①人口减少是否意味着大学危机:当然不会,首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创意解决:一、把成人、已经工作的人重新招进学校推行再教育;二、推行新移民政策,国内市场肯定不局限在国内略之父的大前研一,他在这本书中主要记叙了泰德·特纳的绝妙创意,微软的解决方案,盛田昭夫的成功要诀,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飞跃,三菱汽车的困境与出路这几个实例,分别提出了思卓越创意的六大技巧,对于怎样看待21世纪的经济与社会环境,培养构思创意的技能,提供了不拘于陈规的新观点。

,并提到中国是日本第二个市场。②提到一个无国界问题,引出“国土可以进口”,我觉得这就是运用经济的方式到各个国家进行资源掠夺,造福于本国。其实这一切创新的开始就是对既有问题进行怀疑。而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相信,凡是书上写的便是正确的,凡是前人说的便是真理。他们迷信书本,崇拜前人,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发现,更不可能有什么创见。所以我们必须提倡怀疑精神。李四光曾对他的学生说:“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这句话对我们也同样适用。我们要增长知识,寻求真理,就必须多疑、善疑,而且要质疑、探疑,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出创意。

方法2、从网络开始思考。这里的网络是企业与消费者保持接触的渠道网络。文中论述了网络“无中心”的一个特点,就是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送者,并且可以在同一版面讨论。我认为这一章节最为经典的一句话,就是“因特网上的用户喜欢自己有选择的权利”,这也是为什么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成为网络霸主的原因,因为人们喜欢货比三家,自我选择。同样众多成功的电子商务网站都是给客户提供很多选择权利的网站,比如亚马逊、当当、淘宝等。文中还提到一个概念就是“中立无所属的网络”,我认为他无非是想强调一个流通商的概念。也就是说身为一个平台,并不依附某个上游厂家,将众多厂家货品整合在一起,供消费者选择购买,也就是东西制造出来不是硬道理,关键得动销,依靠大的终端平台吸引更多顾客购买。在现实生活中,大的商场、名牌折扣店奥特莱斯、国美电器、苏宁都是这个例子。难怪人家国美黄光裕曾一度稳坐中国首富。就是中间网络的力量。以这种角度理解,盛大的陈天桥、九城的朱俊也应该是中间网络的力量。

方法3、创造别人无可替代的产品。文中举了特纳CNN的例子,在80年特纳创办CNN时,美国三大电视网络已经深入人心,特纳从他们的弱点入手。当时的电视广播网是五花八门,既有连续剧、又有体育节目、还有新闻,但新闻就播两次早上5点,晚上7点,这样人们看实时的新闻就受时间限制,于是特纳寻找一个闲置的有线频道,每半个小时播出新闻,而且每次还有更新。于是在美国人民心目中就出现了“看新闻还是CNN最好”,最终实现了提供别人无可替代的产品。从这个层面上讲创意这个东西可以理解为人无我有,想出来的东西一定要是别人没有的才有价值。所以好的创意就必须要关注细节,创造出无可替代的具有价值的产品才是根本。

方法4、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这一章节倒没有什么可说的,主要讲回顾历史是扩展思路的重要手段,论述了一下中国商机无限,而日本企业在中国改革的大潮中曾一度坐失良机。总怕政策变,认为中国呼吁的改革就是狼来了,殊不知中国真地改革起来。机会却被大胆的美国商人吃掉不少.

方法5、站在对手的立场上思考。基本上整个章节论述韩国的问题,大前曾提出依靠韩国的经济实力+北朝鲜的廉价劳动力可以整合打造优势,完成德国式的同一。可行吗,我们不得而知。重点论述了韩国的经济方法6、展开讨论。文中提到讨论有助于磨练创意,这点我深以为然。大家在一起会结合

各自的背景、经验产生很多灵性的创意,同时能更加清晰地认识问题,研讨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只有拥有创意才能创造独一无二的价值。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