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骆驼祥子》的悲剧

作者:程潇逸
主要内容

《骆驼祥子》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祥子。他是一个来自农村的人力车夫,年轻有干劲,正当生命的黄金时期,在拉着租来的洋车后,他一心想买上自己的车。凭着勤劳和坚韧,他三年省吃俭用,终于买上了自己的车,但因有军阀混战,过了不到半年,他却失去了车,但祥子并没有气馁,又重新攒钱,还没买上车钱又被一名侦探洗劫一空。他没有灰心,准备重新买车,但是是以跟虎妞结婚为代价,后虎妞因难产而死,他喜爱的小福子也离他而去,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使祥子彻底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开始讨厌拉车,从此开始玩弄生活,吃喝嫖赌,出卖他人,彻底变成了社会上的一个垃圾,堕落成了一个行尸走肉的人。原来那个善良上进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磨的粉碎。这篇小说充分体现了当时黑暗社会对下层劳动者的威压。

这部小说从开头到结尾都用的平平的语调叙述,却让人忍不住要为祥子扼腕叹息。祥子是一个性格鲜明的劳动人民的形象。他善良淳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坚韧和积极的精神,但就是这样一个美好要强的青年在老舍的笔下却一步一步的走向堕落。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悲剧,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老舍在描写祥子时,从不同方面着力描写了祥子从外貌到内心的美好东西。但由于种种磨难的接踵而至,导致了他对生活的希望的破灭,他那美好的品德、性格也逐渐的发生了变化。最后连他的外表、形貌也变得猥琐、肮脏了。正是这种美好的毁灭充分体现了主人公祥子的悲剧。作品中写道:“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有一些公理。”又说:“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这体现了像祥子这样勤俭和要强的人最后也终于变成了头等的“刺儿头”,走上了堕落的道路,就格外清楚地暴露出不合理的社会腐蚀人们的罪恶。老舍正是从这样一种认识出发,怀着对于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写下这个悲剧的。这就使这部作品具有激愤的控诉力量和强烈的批判精神,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坎。

祥子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这部小说,真实地展现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面目,展现了军阀、特务、车厂主们剥削下层劳动人民的丑恶嘴脸,如果不是他们的迫害,祥子也不会从充满希望逐步走向堕落。作者通过对祥子的悲剧描写深刻的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祥子的悲剧又是一个精神悲剧。老舍立意要由车夫的内心状态观察到地狱究竟是什么样子,从城市下层劳动者的性格与精神弱点中去探索其悲剧命运的内在原因。从文章中可以看出祥子的生活理想及其为实现这一理想的行为方式,带有深刻的个体劳动者的思想印记。他有着对个人的力量、年龄及勤劳忍苦品质的自信,但是他却无法凭借个人的奋斗与强大的社会黑暗势力抗衡。只能成为“个人

主义的末路鬼”。其次,祥子所具有的悲剧性格,善良诚实与现实的压迫,使他无法摆脱与虎妞的婚姻锁链,他的软弱无力决定了他“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正如小说中写道“四外什么也看不见,就好像全世界的黑暗都在等着他似的,由黑暗中迈步,再走入黑暗中;身后跟着那不声不响的骆驼。”从“由黑暗中迈步,再走入黑暗中”中可以看出他在走,在挣扎,在对黑暗的社会进行反抗;但是由于意志是盲目的,所有挣扎注定是没有结果,最终还是回归于“无”,也就是他“再走入黑暗中”。

祥子的悲剧又被深深地植于市民文化的土壤中,他的带着小生产者印痕的人生理想,他不敢正视现实的盲目自信,在一切努力都失败后,他向命运屈服乃至苟且堕落。从深处看,恰恰源于他身上具有的文化根性。祥子虽然从农村走入都市,但生产和生活方式、人生准则及价值观念,依然同传统的农业文化根连枝接,最初表现在他身上的传统美德,如善良、勤劳、侠义、朴实等美德,以及狭隘、自私、愚昧等负面因素,都是传统农业文化的产物。从最初不敢正视现实的盲目自信,到一切努力都失败以后,又向命运屈服,正是传统文化性格中负面因素不断扩大、恶化的结果。

参考文献:老舍《骆驼祥子》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