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日常随笔

作者:李思懿
主要内容     

梦回红楼

——读《红楼梦》有感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曲红楼抒尽多少人间悲欢情仇,无数人为之潸然泪下,扼腕叹息,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红楼,去品味那段往事。

犹记从小到大语文老师总会让我们去认真阅读四大名著,当时年纪太小对这类经典名著不感兴趣也因此一直错过了与它们相识的好时机。直到看见屏幕上电视剧的演绎才重拾名著,这其中最吸引我的便是《红楼梦》,读罢之后,它就像是一张网把我紧紧缠绕住,让我无法从它编织的世界中逃离出来,久久不能平静。

初读红楼,令我心酸的是贾林两人之间的爱情悲剧。初见时宝玉摔玉的叛逆不羁让黛玉记住了这个奇特的男子,宝玉惊叹于黛玉的清丽容颜,眉目传情,暗送秋波,两人的缘分自此开始。此后两人时常相聚吟诗作对,探讨人生理想,默契十足,仙草与顽石相知相伴,真可谓是一段佳话。可在那个年代纯真美好的爱情终究被世俗所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贾家人不喜黛玉敏感脆弱的性格,更看不起她孤儿的身份,出于家族间利益的考虑,端庄大气的薛宝钗更能讨得他们的欢心。相爱的两人活生生被拆散,宝玉大婚之日,黛玉一人泪尽而亡,得知真相后的宝玉也决定出家,远离红尘。这看似狗血的剧情在作者曹雪芹的完美叙述下却显得更加凄美,打动人心。

再读红楼,透过这本书我看到的是作者用他细腻的笔法勾勒出的九百多个人物的迥然不同和这悲凉背后的残酷现实。贾宝玉固然是那个年代蹦出的一块惊天玉石,放浪不羁,天性多情,他痛恨被封建礼教压迫的人性,厌恶贵族社会中一切的丑恶与虚伪。他在传统的熏陶下长大却又爱憎分明,他尊重女性懂得如何与女性相处所以身边总是环绕着莺莺燕燕。可他最后的悲剧与自身的这种独特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他作为大户人家的少爷在众人的呵护下长大并未真正经历过社会的磨难与折磨,他终究是不成熟的。受时代的局限,找不到现实生活的出路,他要摆脱贵族社会的桎梏,而又不能不依附贵族阶级,无疑这是一个极具矛盾色彩的人物,到最后也只是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罢了。林黛玉,“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她的美貌令人折服,不过使她更具艺术魅力的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她嗜书如命,不仅喜读经典更广泛涉猎小说和杂剧,善鼓琴亦识谱。这样一个才女试问又又谁不喜欢呢?可她过分谨慎的性格和藏在心底的自卑又让她整个人显得难以亲近,如独立在淤泥中的清秀荷花般不可触碰。她总是眼看心想,暗暗审视,恐被人耻笑了去,然而言行举止,却又那样彬彬有礼。众人中只有宝玉懂她,两人一起谈天说地,控诉这黑暗的世界,可惜这份惺惺相惜的感情并不能换来美好的结局。受到阻挠时,她渴望与宝玉一起抵抗这压迫与禁锢,可又无法逃过内心的苦痛,向来软弱的她此时显得更加无能为力,千万般的挣扎过后只得接受这命运的安排,落了个香消玉殒的下场。再看举止雍容,处事圆滑的宝钗;豪放潇洒的湘云、泼辣狠毒的凤姐、善良内敛的袭人、敢爱敢恨的晴雯、心地善良,老于世故的刘姥姥……这些人物千姿百态,各有其性格特点,作者通过对其服饰妆容、一言一行的生动刻画将她们写活了,各号人物跃然纸上,我好像回到了那个时代,亲身经历了这一切,看着他们之间的纠葛,被困在这书中世界再也出不来了。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悲剧小说的代表作,其悲线也是贯穿全文,在小说的结局处,黛玉遗恨而亡,贾母归天,熙凤魂归金陵,宝玉出家,宝钗空留闺房,那些曾经绚烂过的生命走的走,散的散,一个风光的贾氏家族就这样分崩离析了,,红楼梦尽不知处。大概只有后世的读者记得那时辉煌,那场繁华,那些也许曾经真实存在过的鲜活生命。往事已逝,但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红楼梦》带给我们的震撼却永远镌刻在心,书中的人物时而会有自己的影子,镜中人皆是自己,在感叹他人的同时也需要对自我的深刻反思,对社会的深层解读。

细读红楼,不知疲倦,无论何时重新拜读都会有新的感受。兜兜转转,红楼世界即为现实世界,期待你踏入这片文学土地,体味人生。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