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是影响我国发展的一个关键性要素。而教育公平也是大家都在关注的热点话题,近期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部分不利于社会公平特别是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出现,影响了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教育公平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育不公平,教育体制和政策,教育差异,解决措施
教育不公平就其本质而言,是教育领域中人际间的利益关系的反映、度量与评价,具体表现为个人的身心发展权利、发展机会、发展条件的分配以及发展水平和资格的认定。由此可知,教育不公平主要指教育不公平的表现,教育不公平的影响,以及改善或者解决教育不公平的措施三个方面。
1、教育不公平的表现
1.1地区差别带来的不公平
1.1.1不同地区以及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严重失衡。
具体表现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社会发展差别明显,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不均等。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衡直接影响了教育的质量。我国城乡、地区、校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财政资源和教师资源配置非常不均衡。城市学校教育经费投入、支出水平和教师质量远高于农村学校,东部地区学校教育经费投入、支出水平和教师质量明显高于中部地区学校。
1.1.2地方保护主义带来的不公平
很多地区不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或者是教育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这是些不成文的规定,很多人只能选择接受。就正如四川的学生想要报考北京的大学,就必须要比有北京户籍的孩子多个几十甚至一百多分才可以,这也就是每年高考的时候各个地方想要将自己的大学“保护”起来的想法,以户籍所在地为限制,希望录取的更多的是本地区的学生,这样也能达到更好的教育目标,而这一主义却极大的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
1.2阶层差别带来的不公平
1.2.1不同阶层在教育结果上处于不公平地位。
据统计,1990年北京录取的17248名大学新生中,干部、军人、职员子女占78%,工农子女占21%,而我国的职业结构中工人和农民则占90%以上。尽管以上数据是十年前的,但今天,这一状况非但没有丝毫改观,反而变得愈加严峻。
1.2.2弱势群体的受优质教育机会以及占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少得可怜。一方面,由于市场化的冲击,在不少地方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已经演变成为家庭经济收入以及政治权力的竞争。另一方面,身份不同的受教育者在教育起点上也不公平。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子弟接受教育的机会就有明显差别。
1.3教育政策差异带来的不公平
1.3.1教育政策在地区间存在差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发布的《教育2030年行动框架》提出总目标是“确保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使人人可以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提出的7项目标和3项措施,主要是关注消除性别差异、确保残疾人、原住民和弱势群体接受平等的教育和培训。可见,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教育公平,也必须向弱势群体倾斜。但是在如今的中国,很多教育的政策仍然受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正如四川是教育大省,因此在四川的学生要报考其他省份的大学时,往往需要比当地录取分数线高很多才能被录取,但是少部分省份没有这样的政策。
1.3.2教育相关的加分政策的不公平性
前几年的高考加分政策炒得很热,例如少数民族可以加分,艺术奖项加分等加分项数不胜数,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加分项让很多有条件有资源的人开始“另辟蹊径”。也正因为这样的政策,让很多有权有势有钱的人想方设法将自己的孩子户籍改成少数民族地区,在各种艺术大赛中穿梭,在各种奥数,物理大赛的场地间循环走动着。这种方式不仅是对高考公平公正制度的违背,更是对教育中不公平现象的扩大和发散。
2、教育不公平的影响
2.1.教育不公平是对中国文化的颠覆
2.1.1教育公平是我国从古至今追求的准则
具体来说,从兴办学堂开始就因为经济,阶层等因素有着教育不公平现象,而私学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改善这种不公平的状况,可见,教育公平一直以来都是教育者在不断追求的准则。从隋唐时的科举制到明清时期被人批判的八股文考试制度中,不乏很多的考试监督机制,也制定了很多关于考试舞弊将受到的惩罚的法规,从制度层面去推进教育公平。
2.1.2教育公平是我国发展在现代的具体要求
现在也是如此,特别是在“科教兴国”的倡导下,我们更应该大力的推进社会教育的公平。我国想要全面发展,就必须在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下功夫,不能只是单一的追求经济上的发展和政治上的进步。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就提出了很多关于教育发展的政策,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努力实现从初中义务教育到高中义务教育的过渡,这也体现了我国始终追求教育公平的目标。
2.2教育不公平是威胁社会稳定的因素
2.2.1教育不公平导致受教育人群中矛盾激化
我们的教育是为了什么,我们的教育又得到了什么?是的,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下的确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但是相对的,在我们不公平的教育下,也存在着很多不能上学或者被迫辍学,又或者是只能选择较低教育水平的人,他们在社会中的处境让他们很容易产生憎恶,仇恨等情绪。心理学上也说,人在处于情绪极不稳定的时候是极易做出过激行为的时候。因此,这样就使得社会矛盾的激化有了更高的发生率和触发率。
2.2.2教育不公平使大部分人难以获得该有的权利和机会
相信有很多人都有过无能为力的经历,但是又有多少人选择了坚持呢?又有多少人无奈放弃了呢?又有多少人在抗争无果后放弃的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大部分地区或者是基层之间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由于教育的不公平,很多人无法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上学,甚至有些人无法将学业继续下去,这样的境遇容易使难以获得机会的人心里产生自卑,仇视的反面情绪。这些情绪是不利于人的发展的,如果任由这些情绪的滋生和膨胀,这部分人将会危害到社会的稳定。
2.3教育不公平会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
2.3.1教育不公平导致我国国际形象受损
教育不公平会让很多本该受到良好教育的人缺少教育,从而导致这些人的知识和素养层面达不到教育所要求的水平,也就会出现一大批缺少素质和知识的人。“中国式过马路”以及“中国大妈出国疯狂购物”等事件,被很多人批评是没有素质的行为,在导致这些事件发生的原因里,教育的不公平是一个极大的成分。
2.3.2教育不公平使我国教育水平低于其他国家
虽然在国际社会中我国的教育水平并不是最低的,但是就单单提到教育的问题,日本和美国这两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是我们难以相提并论的。现阶段我国在追求实现高中义务教育,但是日本早在多年以前就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国人口众多,想要提高教育水平绝非易事,因此我们更要在教育的不公平方面大力的改进。
3、教育不公平的解决措施
3.1.增加政府教育投入
增加政府教育投入,是缩小地区间、学校间教育差距的重要前提,是推进教育公平的关键。长远来看,如果教育投入不增加,仅靠改变现有教育资源的分配模式,以牺牲局部学校的教育质量来实现教育公平;或者以产业化的方式,政府负责薄弱学校、市场负责优质学校来发展教育,都难以实现教育的公平发展。
3.2改革资源配置模式
改革政府教育资源投入配置模式,是与增加教育投入相对应的。国家在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时,应改变当前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模式,做到义务教育经费的统筹配置,避免由于地区发展的差异,制造教育差距。从受教育机会问题看来:政府应给受教育者同等质量的义务教育机会,这是毫无疑问的。
3.3打破地区间的“公平意识”
3.3.1狭隘的"地区意识"。
几乎所有既得利益者都不愿改革,怕影响自己的利益。然而从长远看,教育作为千秋万代的事业,每个人的后代都会受到教育环境的影响,因此,营造公平的教育环境,是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3.3.2狭隘的"分数公平"观。
不少反对招生改革的人,都提出刚性的卷面分数是最公平的。这其实是受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上我国教育对综合考核学生的方法还不够成熟,以及社会诚信问题所致。分数评价标准已经不适合培养个性鲜明发展的人才,它对死记硬背书本的人是公平的,但对于喜欢创造、追求人格全面发展的人来说,却是不公平的。所以,形成新的公平观,对推进我国教育公平来说,十分重要。
4、结语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因此,教育公平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但是,我们对教育公平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教育公平主要是指为每个公民提供平等学习发展的机会,包括入学机会的公平、公正,享受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使每个学习者都能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将来获得事业的成功。总之,我们在应对教育不公平的时候,既要实事求是的关注各个地方的差异,也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教育的公平绝对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准则去发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