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纪是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让每一个消费者都拥有了成为造物者的可能,新媒体技术为现代社会当中的人文生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奇观,随之而来的,还有无数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精神与心理满足,但媒体化、虚拟化和个性化的网络文化体验也大大影响了新生一代青少年的艺术创造与审美思维。本文通过对网络文化的特性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代表事例的分析,探索和解读在此背景下,艺术和审美基本特点的转变。
【关键词】网络文化艺术审美审丑
既然说到网络文化,就是与艺术有关,而对于艺术的定义,我个人认为英国现实主义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很好的概括和总结出了传统艺术的定义,即在不同的艺术作品中,线条、色彩等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的形式,就是“有意味的形式”。这被许多人看作是解释现代艺术的最令人满意的理论。而网络文化则是更加新奇的概念,其提倡的全民审美甚至与后现代艺术所提倡的理念不谋而合,
再来看看“网络文化”这个词的字面含义,其由“网络”和“文化”两个单词组成,网络自然就是如今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流通网络,因其强大的信息沟通能力,自出现就迅速成为人类当代文化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传播媒介。至于“文化”一词出现甚早,汉语当中的“文”与“纹”通,意为纹理、修饰,而“化”字本意改变,之后延伸出‘教化’一义,“文”“化”并提多指人文教化,而西方语境中的‘文化’一词源于拉丁语中的‘耕种’,近代以来多指心灵、知识和健全人格的培育。而从定义和用法来看文化的含义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和自然界的本质区别,既“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又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及其结果,比如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既“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实践的内在关系的总和”。
与二十世纪初我国处处落后于西方欧美各国不同的是,我国在二十一世纪的网络时代的步伐可是一点都没有落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网络对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造成了巨大影响,固然,网络的普及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无比便利,但随之而来的,有关网络带给我们意识和观念的变化以及其负面影响都在这种信息交流的极大便利中被忽略了。德国美学家本雅明曾提出过一个“文化工业”的概念,他认为: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艺术品将不再难得,创造这些艺术的艺术家也不再唯一,所有艺术品都可以被复制,其内涵的独一无二的个体化特征也渐渐淡薄,这个“文化工业”的概念放在网络文化身上也刚好适用。网络世界的一大特质就是其虚拟性,因为这个特性,新生代的青少年才如此沉迷于网络,他们愤懑于现实世界的各种不公,从而更愿意投入时间到建设和经营这个虚拟的世界,并将许多在那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也带到了这个有着无限可能的世界,由于其信息交流的私密性,一个人在网络世界中更容易暴露出自身的真实性格和多面人格,用来宣泄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压抑和不满,就创造虚拟世界这一点而言,网络用户和传统的艺术家其实有着一些共同点,艺术家也是把自身对于世界独特的体悟、虚幻的追求通过艺术化的画作、雕塑亦或文本的形式创作出来,带有强烈的个人个性特征。
但是,能说那些网民的即兴创作就是在搞艺术创作吗,显然是不能的,因为艺术创作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取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但是,网络的虚拟化让人和现实彻底的疏远了。在虚拟化的世界中,人失去了对现实事物的强烈感受。中国古代山水画就反映的是人们对自然美的一种审美方向和体悟准则,艺术就源于人们生活的环境,对于中国古代的画家们来说,艺术就是这山间的一切,放眼望去,山中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一山一水,都足以使人畅叙幽情,心向神往,无论何时,我们都能从一幅好的山水画作品当中感悟到深刻的内涵。人对自然充满了一种亲切感和亲近感。但是,在网络时代,几乎任何事物都正在虚拟化或被虚拟化。通过网络,我们亦可以短短十几分钟就走遍一个风景名胜,各式奇石异草都可尽收眼底,但这真的与古人无异吗?既没有艰苦跋涉,得见壮美日出的感动,也没有踏遍千山,得闻泥土芳香的充实,这样的审美体验是没有灵感可言的,可见,网络世界的虚拟化,人真正地疏离了自己赖以寄身的大自然,疏离了现实生活,使自己处于一个虚拟的世界中,而变得不真实起来,不真实的世界是不美丽的,更谈不上带给其他人丰富立体的审美体验。
网络信息时代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即是其作为媒介手段的平面化和表面化。和与之共提的‘电视文化’一样的是其媒介手段都是声画结合的视频或影像,而人们以往接触的大众传播形式都是需要一定文化水平和阅读能力的传统印刷媒体如报纸、杂志、书籍等。先来说说优点,可视化的图像可以使人十分具体、直观地看到事物,既大大降低了接受文化者的准入门槛又增加了事物的真实感,使我们能够直接认识到事物的现状。它给人的是具体的、直观的的认识,使我们能从视觉、听觉多方面地了解事物的外观特征,但问题也由此产生。从积极的因素看,媒介影像化培养的是人们的感性思维的能力,这一点上是和艺术化完全相同的。因为艺术的展现方式就是形象,就是一种感性化的形式,再通过审视这种感性的形象的过程当中,使人达到精神上的愉悦。但是,网络时代的影像在给人以强烈的视听觉感官刺激的同时,使人的认识平面化和表面化,它使人失去了思考和反思的自发自觉。对于文学艺术阅读而言,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在一篇读者阅读的文学作品中,存在着很多的空白部分,阅读过程就是对这些空白的补充完整的过程,在这种补充过程当中,每个人所感悟到的不同的文本的意义也就生成了,而一个人的思考和审视的能力也正是在这种阅读过程当中得到提高。因为,人们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会不由自主的进行理性的思考以及感性的想象,到此一部文字作品的创作才画上了一个句号,作品的意义才能全方位呈现。作为传统的印刷媒体,文学或艺术作品就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而网络时代的传媒则直接呈现的是全方位的影像世界,成分复杂的画面和立体混响的声效从各个方面刺激人的感官,让人应接不暇,让人没有丝毫的感悟和思索的空闲。从根本意义上看,审美和艺术与理性思考紧密联系,都是审美的构成因素。但是,多媒体在给人以直观性和审美的具象化的接受的同时,失去了思考和感悟的理性内涵。人们虽然在多媒体的世界中产生立体的直观的审美享受,但这种高度集成的传播媒介也让人的思想平面化和表面化,从而失去理性思考和客观审美的能力。
之前提到的,网络传播的特点之一就是浏览者的阅读环境都是私密的,在这种情况下,人就更加容易暴露出自己的真实性格,与传统艺术的公众化的集体观赏不同,网络艺术使作者和观众的关系变得更加纯粹,情绪化是网络时代的又一个特征,在网络或是由网络构成的世界里,人们更注重直接的情绪表达或情感宣泄。这一基本特征一方面是由于媒介多媒体化导致的,另一方面是虚拟化的直接产物。由于影像化导致人们对审美和艺术的反思性的丧失,人们的表达也就变得更加随意。网络把人们的思考和表达、交流,都自由和平等化了。所谓的“话语权力”,在网络世界中不复存在,网络实现了人和人之间真正自由平等的交流。在网络中,你可以自由地发表看法,,可以听,也可以不听,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这就是网络的特性,就是什么都可能,什么都可以。正是在这一点上,它延续了后现代所倡导的艺术精神。就审美和艺术而言,艺术的自由和平等的审美精神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网络时代真正实现了艺术自由和个性化的精神内涵,艺术的自由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艺术不再是工具,任何人也很难把艺术作为一种工具去利用和掌握。艺术成为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一种基于自我的情感表现,而艺术自出现起,就是一种自我情感的表达形式。
但是,这种极端的情绪化和个性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个人化,本身就是对艺术和艺术家本身的一种消解。原因就是,艺术活动本身是一种人类情感的集中表现,它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它代表的是整个人类的情感活动。所以,真正伟大的艺术品能够穿越时空限制,永远感染和震动欣赏者的内心。同样,真正伟大的艺术家,也不是单纯地简单表达自己的私人情感,而是考虑到整个人类的内心世界和接受能力,给我们以最为集中的表现。所以,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是本民族的,也是全世界的。但在网络时代,单纯地强调情绪化,就会因艺术的私人化,从而导致走向艺术本身消解的危险境地。这种审美取向是有一定的社会背景的,主要是人们对审美和艺术的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体验的丧失,而代之以立体的的感觉体验和直接的情绪化表达。审美和艺术趋向于情绪化和感性化,这种变化的后果就是一方面艺术变得更为纯粹,因为艺术剥离了世俗功利,变得纯粹,除了娱乐什么也没有,但另一方面,艺术的这种情绪化倾向又使得艺术没有任何内涵可言,艺术和审美成了没有任何内涵和品位的东西,艺术变得更加表面化和平面化。更进一步而言,直接动摇了艺术家的世俗地位,因为所谓‘艺术’没有任何深度了,任何人都可以进行这种艺术的生产加工。创作变成了制作,因为在情绪化支配下艺术已经成为一种简单化的行为,这种艺术没有任何创造的必要和价值,成为了一种非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
除此之外,汹涌的商品经济大潮和过于个人化和情绪化的现代网络文化也催生出了一些畸形的产物,比如说网上愈演愈烈的“审丑”风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任何一种现象的出现,首先都是因为它的生产力得到巨大的发展。审丑现象的出现,是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之下产生的必然结果。当今时代,商品经济大潮席卷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推动整个时代的变化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商品经济带来的对文化领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在现代化与商业化的大潮中,现代文化在许多方面已进入误区,不得不遭受着退化和变质的命运。商品经济大潮中,大众文化为了更好的迎合并刺激某些人的形象意识,通过文化工业的复制粘贴使得精雕细琢的形象而意蕴粗制滥造的产品出现在社会生活中。人活着,总是需要一些精神支撑,要有心理上、生理上的满足。而一个庸俗的人寻求满足的最佳方法就是找到比他自己本身审美品味更为低俗的东西,以此来慰藉自己,以求灵魂安慰。而恰逢这时所谓网络‘红人’的出现,正好迎合了这些人的口味,满足了他们的临时需求,于是,审丑文化现象也就应运而生了。这种完全放弃意义和思想的求索而只重视形象的打造的文化最终会在人们的鉴赏判断中受到摒弃,但是其造成的审丑观念的混乱是不可估量的。
在这种视觉文化的不断充斥下,原本笃信的文化被人们所抛弃之时,这种原本的美变成了丑或者不美,美与丑的划分遭到了破坏,审美价值观念与审丑价值标准发生了混乱。也正是源于商品经济大潮下大众文化意义的缺失,感性的审美形式使得人们的审美标准变形和扭曲,在这种扭曲的大众文化的长期冲击下,人们的审美嗅觉开始变得迟钝,审丑观念变模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大众的畸形的审丑观念,使人们越来也难以区分美丑,打破了美与丑的界限,必然引起人们思想的茫然,美丑不再标识鲜明,自然就出现美丑颠倒,香臭不辨的现象了。
【参考文献】
1.《艺术》(英)克莱夫-贝尔著;马钟元,周金环译;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
2.《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德)本雅明著;李伟,郭东译;重庆出版社,2006
3.《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译林出版社,2011
4.杨征:《传播技术对大众文化传播的影响》,《安徽文学》;2009年02期
5.余帅:《网络传播下大众的审丑疲劳》,《新闻世界》;2010年08期
6.黄鸣奋:《网络时代的许诺-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文艺评论》;2000年04期
7.叶奇:《技术的艺术与艺术的技术》,《典藏-今艺术》;2003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