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
网络与新媒体163010326尹艳
“真相”在汉语词典中的基本解释是“事物所有的真实面貌和情况”,而在《真相》书中,讲真相界定为“相对于现有证据来说最具可能性的陈述”。两种解释拥有着两个意思,但是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人心复杂的时代,想要看到某个事物所有的真实面貌和情况是很难实现的。我更想用《真相》书中所解释的“真相”来界定它。也正是这样,真相——难能可贵。
一、信息的不完整
在学新闻学概论时,我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教我们每篇新闻都要解释谁、什么、何时、何地、为什么和如何。每篇新闻报道都应该告诉我们谁做了什么,什么时候做的,在什么地点,为什么要做,以及怎么样做的。还有最最重要的,新闻真实性原则。但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讲究的是快速,越来越多的人忽略信息完整性,有时候一条新闻往往只有几十个字,而这几十个字都是为了使点击量上涨的噱头。
最近爆出来的“三种颜色”事件,信息就就十分不完整,我们就只知道有一群孩子在这个幼儿园里面受到了迫害,想要知道更多也无从获知。
二、信息的真实性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新闻出息二手或者三手信息,以前的消费者变成了自己的编辑,但是不是人人都具有最基本的新闻素质。谣言和真相通常只有几字之差。我们怎么样去分辨新闻的真假?通常情况下都是出现一个当事人来辟谣,可是往往都是谣言已经造成了一些危机之后,真相才得以披露。
就像2011年的抢盐事件,因为日本的核泄漏事件,网络上突然出现了碘盐能够防辐射的说法,一夜之间,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直延伸到内陆的城市和农村出现了抢购盐的场面,其情景非常的壮观!一时间,好多商店都纷纷打出了“盐已售完”的标识,甚至出来了一盐难求、高价售盐的现象。
最终这个现象止步于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的微博:“据环保部门监测,目前浙江全省没有核辐射影响,食盐保证供应。望浙江同学转告。”
都说谣言止于智者,可是不是每一个信息接收者都是智者。
三、信息碎片化时代的附加品
微博的字数限制,短新闻的增加,标题党的出现,都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去了信息碎片化时代。信息的碎片化让我们每天浮光掠影地阅读非常多的信息。可是,除了增加一些谈资外,回想起来,似乎并没有记住多少东西。我们的阅读只是为了让自己知道一点点,只知道那一点点就可以了,我们对真相的渴望越来越少,除非有着全民关注的新闻,关注深度报道的人越来越少。真相也就变得更难能可贵。
四、把关人
微博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微博热搜常年被娱乐新闻占据,王宝强妻子出轨事件,鹿晗公布恋情都让微博服务器一度崩溃。而最近备受关注的江歌案和豫章学院事件一直在热搜中上不去,甚至跌出热搜。这些新闻相比,谁更贴近人民大众,豫章学院中的主人公都是社会中最普通的群体——学生,父母,老师。可是似乎最应该受关注的没有得到重视,泡沫式的娱乐新闻却让人们大发议论。
我们身处的时代注定我们不能获取所有我们想要知道的真相,在信息爆炸的现在,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充斥在我们的身边,想要获取的真相却难以获知。真相的可贵之处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真,也因为它越来越难以获得。只希望我们依然有追逐真相的勇气,而不是无所事事等着所谓“真相”从天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