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那遥远的1946年啊,每一天都会有战争发生。可在那遥远的一个小山村里还住着好多户人家,这里有一位姑娘叫月梅,她长得很是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虽是穿的的粗布衣裳,但却也被她穿的格外好看。月梅已到了适婚的年龄,村里人也有好几户条件比较好的人家来提过亲,可她却始终没有答应。即使父母在不断施压,她也没有松过口。
那一天提亲的人又来了,却是邻村的,说这个小伙子叫坎子,从小没了父母吃百家饭长大的,虽然家境贫寒人却很不错。十四岁开始就在城里谋生做苦力,攒了一些钱回村里修了两间房子,现在也到了适婚的年龄,由于家里穷不少姑娘都不愿意嫁给他。他自己心里知道,所以也没有过于强求,只说缘分到了自然就来了。可村里那些一直关心他的人却不同意了,四处张罗,听说邻村有一个一直没有成婚的姑娘,就找了人来问问。
这时一直待在屋里的月梅听说了以后走了出来,对来人说“要不让他来和我见见吧”。
月梅父母感到非常吃惊但也很是欣慰,毕竟他们对这个小伙子也还算是满意。提亲的人也感到高兴急忙说“那就后天吧,后天我就带他来和你见面。”说完,她也就十分高兴的回去了。
转眼就到了约定的日子,月梅很早就起来准备了。八点左右就听见了院子里的大黄狗吠,月梅的父母出门查看,果然是那天提亲的人来了,身后还跟着一个高高大大,肩膀宽宽,脸圆圆的黑瘦小伙子。
提亲的人看见月梅父母出来了急急忙忙的介绍说:“月梅爹娘,这啊就是坎子”。月梅父母看着坎子微笑着点点头,坎子也向他们问好。接着月梅出来了,她也看着坎子笑,而坎子看着眼前的月梅也早已暗生情愫。
在吃饭的时候,月梅父母问了坎子一些家里的情况,坎子也都一一如实回答,月梅和父母都很满意。这时月梅忽然问坎子:“坎子,你觉得我怎么样?”坎子一下盯着月梅,眼神变得格外坚定说:“若你愿嫁给我,我一定终身对你好。”月梅听了,红了脸,低下头去。她的父母也对坎子的话感到格外满意。
他们的婚期就在这样一个愉快的下午定在了十天后,坎子回去时月梅非常不舍,坎子对她说:“十天之后我就来娶你。”
晚上的时候,月梅拿出那床即将缝成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百合花,她轻轻的抚摸着,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但大多是喜悦与期待,本就是自己给自己准备的嫁妆,马上就会派上用场了,也就是说她即将为人妻了。
十天的时间很快,一大早坎子就带了迎亲队伍来了,说是队伍,其实也就一顶大红轿子而已,这个年代的人哪还有钱去请礼乐队伍啊。坎子在门外等着,看着月梅从屋里出来。今天的月梅穿着一件暗红色的褂子,棉布长裙,一双绣着鸳鸯的大红布鞋,挽着一个简单的发髻,没有盖头,脸上露出一丝娇羞。月梅父母虽然露出了不舍却也还是微笑的送她上了花轿。
二
月梅和坎子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苦可两人相互扶持还算过得去,每天坎子都会去城里找点活干,回来后还会把在城里听到或看到的趣事讲给月梅听,只是让月梅感到不安的是坎子每次说起小鬼子都咬牙切齿,还说等有机会一定要去参军杀小鬼子,每每这时月梅都低头不语。
可是战争还是来到了这里。这一天坎子从城里回来一直看着月梅想说什么却又一直没开口,还是月梅在吃饭的时候主动对坎子说:“坎子,你有什么话你就直接说吧”。坎子看着月梅说:“月梅,今天我在城里看见有招兵告示,说是前线战事吃紧,需要在我们老百姓中招一些兵。”月梅听了放下筷子看着他说:“然后呢?”坎子沉默了一会儿回答:“我报名了……”月梅底着头,坎子又说:“月梅,真的对不起,我一开始说会一辈子对你好,现在却又这样对你,我知道这样不公平,可是看着我们的国家被小鬼子侵犯,无数同胞惨死,我真的无法只做一个小老百姓,我想上战场杀鬼子,为我们惨死的同胞报仇,况且现在战争已经来到了我们的家乡,我不能这样看着,月梅……”
月梅早已泪流满面,她抬起头来看着坎子说:“你去吧,男子汉大丈夫志在卫国,坎子,我知道这是你一直想干的事情,既然这样我不怪你,我等你回来。”坎子听了月梅的话心里更加内疚,心痛不已的把月梅搂进怀里。
第二天一早,坎子就背上月梅前一天晚上为他打好的褥子和几个烧饼准备去城里,月梅强忍眼泪和他告别,看着他从每天必经的路上走远,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他团聚。
三
自从战争开始后,村里的小学成了临时包扎所,每一天都有受伤的战士从前线下来,包扎所每天都很忙,还不断有护士来老百姓家里借棉絮和被子,月梅家里的两床被子也早已借了出去,剩下的就只是出嫁时带来的那床百合花被子了。
这一天月梅正在家里收拾准备做午饭,抬头一看院子里竟然站了一个小战士,月梅走了出去,却越发觉得这个小战士和坎子长得十分相像,都是瘦瘦高高的,有宽宽的肩膀,只是这个小战士白一些,连眉毛间的那颗痣都在同一个位置。有一瞬间,月梅还以为是坎子回来了。她呆呆的看着小战士,但却让这个小战士感到局促不安,小战士连忙对她说:“大姐,我是这边包扎所的,我们伤员太多了,被子和棉絮都不够了,所以能想你借一床被子吗?你放心,我会给你打欠条的,我们共产党是的部队打仗是为了百姓,我们一定会还你的。”月梅回过神来,一句话没说只是看着他笑,小战士见她没说话又问了一次可月梅还是一言不发,小战士觉得她肯定是不愿意借了,虽然心里有些懊恼,还是向她礼貌的告辞离开了。
这时的月梅才回过神来看见眼前人已经走了,不禁有一点失落,转过头又想可能是自己刚才把他吓到了吧,想起坎子心里总是有一点不好受的。月梅又慢慢的回到了屋里,开始生火做饭。
不一会儿月梅听见外面好像有人在喊‘大姐’,她走出去看,竟然看见了刚刚那个小战士,不过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个女护士,她微笑着看着他们说:“你们是来借被子的吗?”女护士说是,又把刚刚小战士说的那些话再说了一遍,月梅看着他们愣了一会儿,就转身进了屋,从床上包起了那床百合花被子,出去给了他们,女护士让那个小战士抱着,给她告了别就准备离开了。正走到门口只听见“嗞”一声,小战士的衣服被门栏上的钉子给挂破了,肩膀都露了出来,月梅转身就进屋里去拿针线想给他缝一下,结果出来正要缝,他却扭扭妮妮不肯,然后他就快步走了。
四
这几天月梅一直听说包扎所的人手不够,就想着去帮忙,刚好来了几个乡干部动员月梅去包扎所帮忙,月梅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刚去包扎所的时候,月梅每次看见那些伤员都感到心痛,因为她总是会想到坎子,她怕坎子也会这样负一身的伤。然而作为一个还是有一点封建思想的女人,也不太好意思去触碰那些大男人的身体,就想着去烧水。可是那天,来借被子的女护士几次来求月梅给她打下手,月梅没办法再拒绝,只能答应,却也只同意给她拿药、剪纱布。
这一天,月梅忽然问那个女护士说:“那位同志弟到哪里去了?”女护士说:“他不是这里的,他到前线去了。”这时月梅心里忽然有一点失落,但很快,又来了几个伤员,她也就顾不上再想这个事了。
这几天,听说前线告急,支援的人也还没到,伤员越来越多,每天忙的不可开交。这一天月梅从门外进来忽然看见屋檐下的门板上躺了一伤的很重的战士,身上全是血,胸前被炸出了一个大洞,看起来他很痛苦,月梅急急忙忙地走近准备查看一下再叫护士来包扎。可是当她走近才发现这就是那个小战士,依然是圆圆的脸,可是却满是痛苦与挣扎,棕红的脸色已变的灰黄,肩上的那个在她家门上挂出的大洞也还在,她在他旁边半跪下,拿出随身带着的针线,一针一针地缝着那个破洞。接着来了一个医生查看了他的伤势却摇头说:“救不活了。”月梅听见了,一滴泪落在了那密密的针脚上,可她依然一下一下地缝着,就算她感受到了那身体在慢慢变冷。
卫生员让人抬来了一口棺材,他们把小战士抬起来的时候想揭掉盖在他身上的被子,站在旁边的月梅一下上前劈手夺过被子,瞪了他们一眼,然后自己把那条被子一半盖在小战士身上一半铺在棺材底下,卫生员看着她说:“被子是老百姓的……。”月梅气势汹汹地说:“是我的——”,然后转过头去,眼里早已蓄满泪水。
月梅看着那条盖着小战士缀满百合花的被子仿佛看到了一缕圣洁刺眼的光照射了出来,那百合花那么美,就让它给小战士带去最后的一点温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