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亲爱的
尤记得我第一次思考亲情,是读到初中课本上龙应台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最初听到这句话时,我并不能理解其中的深情,但不知怎的,这句话印在我脑海中,便不曾消失过。
最初的我是怎样的呢?初中,好像是很遥远的时候了,那里有我们的郑老大,有我们的毛妈妈,有我的好朋友,那个时候的我几乎可以和除了父亲母亲以外的所有人和谐愉快地相处,和父亲母亲似乎每天都会吵架,应该是名副其实的青春叛逆期,依稀记得那个时候他们还曾担心过我在学校的人际关系问题,他们觉得我在外面也是用和他们相处的方式和其他人交往,但显然,他们多虑了,因为我把所有的耐心都给了其他人,只留下了暴躁给他们。
大概是高中的时候,这种情况才得到了缓解,我住校了,学校只放月假,每个月末回家三天,随着相处时间的变短,我们之间的矛盾减少了许多,但并不是因为我懂事了,而是因为他们对我愈来愈包容,然而当时的我并了解他们的苦心,仍旧时常冲他们发脾气,每当这时,他们只是微笑着看着我,这样就算我有再大的脾气也发不出来,我曾无数次的感慨,“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出这个办法的。”后来跟他们在一起便不怎么会吵架了,但那时的我也并没有领悟到他们对我的付出以及家人的重要性,除了爷爷,爷爷从小就格外宠我,我和他之间的感情也格外深厚,那段时间爷爷生病,仿佛随时都会离开我。
忘记了从什么时候开始,父亲母亲年末时会带我上山拜佛祈愿,我并不信佛祖,但每次也会许下愿望,就当作是一种寄托,“希望考个好学校”,“希望他能喜欢我”,都曾是我在佛祖面前许下的心愿,直到我去了成都,有时接连几个月都不曾回过家,隔得越远,思念越强,所以回家后就格外的黏人,“以前不是说长大了要离我越远越好吗,怎么现在这么舍不得了呢?”母亲这样调侃我。后来,我拜佛时的心愿就变成了“惟愿家人此生平安喜乐”,我想以后都不再会变了。
此时,我在阳台晒着太阳写着文字,妈妈在客厅削着水果,弟妹在房间嬉笑打闹,爸爸出门买食物准备投喂,爷爷奶奶今早打来电话说很想我们,嗯,我最亲爱的人都在身边,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