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关于鲁迅《铸剑》的新探

作者:蒙赞吉
主要内容

摘要:本文主要从人性的探讨、复仇的主题、虚伪主义的体现,这三个大方面,对鲁迅的《铸剑》进行深度的解析。从而深度的挖掘鲁迅先生通过《铸剑》,所想表达的真实意图,更好的探究《铸剑》的主旨内涵。

关键词:鲁迅;《铸剑》;人性;复仇;眉间尺;

前言:

在鲁迅所撰写的历史题材小说中,《铸剑》属于较为杰出的代表。它主要是以《搜神记》的《三王墓》为依据,运用自己的独特的写作手法所改编的。在编写《铸剑》过程中,鲁迅还是延续着以往的写作风格,经过长时间的沉淀,最终创作出了最具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的经典之作。长久以来,众多的专家学者都对鲁迅的《铸剑》,进行了深度的阐释,将《铸剑》中所包含的人性真理、复仇的现代转变等进行更为深度的诠释。但是,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并不能够更为合理的将《铸剑》中最为深层次的主旨内涵,淋漓尽致的解释出来。本文对鲁迅《铸剑》作品中所蕴含的几个主题意蕴。进行深入的探究。从而能够更好的把握住《铸剑》的寓意,真正感知鲁迅先生创作《铸剑》的意图。

1、人性的探讨

在《铸剑》的的开篇部分,鲁迅并没有采用常规的叙事情节展开复仇故事的讲述,而是避开复仇的字眼,用大量的笔墨来讲述老鼠与眉间尺的故事。通过该写作手法,能够更好的表现出眉间尺内向的性格,让他那优柔寡断的性格充分的体现出来。从而为后续眉间尺复仇的故事埋下伏笔,让读者从第一印象就觉得眉间尺是无法完成复仇的重要使命的。当故事延续进展后,眉间尺累计多年的怨恨在一个节点上充分的爆发出来后,鲁迅只是简单的利用“冷得毛骨悚然”这一句做出了简单而又淋漓尽致的感慨。鲁迅最为擅长的就是人性的描写,它用独特的批判手法,将眉间尺奴性的一面徐徐渐进的变现出来。从刚开始优柔寡断的眉间尺,到后来毅然决然决定复仇的眉间尺,完全把人性的真实心理反映得当的诠释出来。

2、复仇的主题

鲁迅的《铸剑》,从表面上分析,意在阐述黑色人宴之敖者为眉间尺复仇提供帮助的故事。但是,从更深层次上分析,鲁迅所变得的复仇主题其实是,要想通过眉间尺的复仇故事,来诠释人物性格的悲剧性。同时,也是对复仇哲学的一种质疑与嘲讽。正义的复仇,虽然满含着正义的光环,但却不能够过多的将英雄色彩修饰。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另一个生命,本就应当带上人性主义光环。在《铸剑》中,眉间尺的母亲并没有给予他较多的时间去考虑是否要复仇,而是给予眉间尺出了一道两难的选择题。而鲁迅却向世人抛掷了一个现实问题,那就何为复仇的最终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该问题的抛掷,是想激其世人的共鸣,是对复仇哲学的一种批判,是对善良意志与自由意识的肯定。

3、虚伪主义的体现

鲁迅先生的《铸剑》,一直都被誉为探索孤独的守望、人性的反思、人类灵魂的代表作品。从《铸剑》通篇来看,却是到处都是虚伪主义的体现。字里行间,都能够体现出时有时无,亦真亦幻的理想范畴。在鲁迅笔下的《铸剑》中,宴之敖这样说:“同情与仗义,曾经都是干净的,如今成为放鬼债的主要资本。在我的心中并没有其他东西,唯有助你复仇。”以这样的人物口吻进行阐述,将虚无主义彻底的变现了出来。从而能够让世人对当时的文化与社会形态有了较为深度的认识,感知到当时社会的荒凉与孤独。复仇的本身,就是复仇者和被复仇者。复仇的结果最终都会被世人所遗忘。而最终遗留的就是以复数长期存在的愚昧的看客,他们是最后的胜利者。

4、结语

作者鲁迅,运用他独特的文学创作手法,更好的将人性、复仇主义哲学、虚伪主义等,在《铸剑》中深度的阐述出来。不仅对复仇主义与虚伪主义进行了深度批判,还更为深度的诠释了人性的磨灭,看透时代的荒凉。同时,他也向世人诠释了最具有现实意义的鲁迅哲学思想,让世人都能够以鲁迅的哲学思想来看待这个世界人类的精神与灵魂。

参考文献:

[1]姚新勇.鲁迅《铸剑》新探[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01):216-224.

[2]王高旺.《铸剑》新解——鲁迅作品教学札记之五[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04):74-76.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