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散文>

关于斯洛登事件的看法

作者:杨嘉豪
主要内容     
信息安全的考验

--人类良知的体现

电影《斯诺登》改编自2013年6月,斯诺登将美国国家安全局关于PRISM监听项目的秘密文档披露给了《卫报》和《华盛顿邮报》,随即遭美国政府通缉,事发时人在香港,随后飞往俄罗斯的真实事件。

根据此事改编的东西有很多如《斯诺登档案》一书中记录了这位“告密者”对他眼里的体制内部越权行为产生愤怒,决心发动一场惊天动地的电子盗窃,下载NSA及其合作伙伴的最敏感文件,将其交给同意在香港见面的记者。而《章鱼时代》则讲述了一位以斯诺登为原型的告密者,在受到本国政府威胁后,向俄罗斯官方提出避难申请,在莫斯科机场的中转候机室中等待了三个星期等等。

影片中斯诺登2004年应征入伍、后被派遣到伊拉克战场,因不幸在训练时双腿受伤,斯诺登退役回国后应聘加入中情局。之后,他又进入国安局工作,并意外发现政府在“9·11”事件后对公民电话和社交网络实施大规模监控计划,于是泄露了大量机密文件。事发后,斯诺登遭当局通缉,便逃到香港。此后,他几经辗转逃至俄罗斯寻求庇护。

影片导演用了一种朴实的拍摄方法,影片有着些许的纪录片感,有的人可能会有些许的无趣感,但这部电影却还是因为那斯诺登的真实,因为一个悲天悯人的勇士对自由信念的坚守敢于同美利坚为敌的执念,在最终为人以至诚的感动。

根据斯诺登披露的文件,美国国家安全局可以接触到大量个人聊天日志、存储的数据、语音通信、文件传输、个人社交网络数据。美国政府证实,它确实要求美国公司“威瑞森(Verizon)”提供数百万私人电话记录,其中包括个人电话的时长、通话地点、通话双方的电话号码。

以我们网络新媒体人的眼光来看“斯诺登事件”体现了当代信息的不安全性。信息安全的考验。当权者以安全为理由监控我们的生活,他们问道:你是要安全?还是自由?

在我看来,自由更为重要,正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倘若为自由一切皆可弃。“斯诺登事件”让我知道了一个强大的人,他所经历的折磨,不是身体上的残缺、精神上的凌辱,而是他的一生不能为他所值得去做的事情殚精竭虑,而是向现实低头,苟活于世。荆轲刺秦王;伍孚杀董卓;嘉兴湖上的会议;施陶芬贝格刺杀希特勒;马丁路德金为种族平等做出的努力;斯诺登泄密等等这些敢于反抗黑暗的勇士,推动了历史的进程,也正是这些有着这些敢于反抗的斗士才让我们感到安全和自由。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