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思维的构想
21世纪是没有现成答案的时代,要想在巨大的变化中生存下来,最重要的技能,就是构思创意的技巧。拜读了大前研一先生的《创意的构想》后,我又一次感受到,创意的无法通过学习习得的,更多的需要我们加以思考。
在课堂上,老师先由两个三角、两个竖条、两个大小不一的圆形来拓展我们的思维,创意即是和别人看同样的东西,却能看到不同之处。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地方需要创意,文案、广告、策划等,要想出众必定是需要创新引人注目的。
书中大前研一先生把产生新点子的过程,分为6个阶段,在这6个基本步骤之上进行创意的积累。
首先,大胆质疑先入之见。要想有创意打破常规是必须的,我们所接受的中国式教育更多的是接受,然而在学习中,生活中我们更需要的是大胆的质疑。质疑生活中的一切,让我们在生活中看到更多与别人有所不同的东西。有这样一种观念“可执行的创意才是好创意”,在我看来这种观念极大地限制了我们丰富的创造能力,我们应当是“敢想敢做”而不是“能做才想”。
其次,从网络开始思考。现如今是一个互联网时代。网络在飞速发展,如果我们在其中发现了对用户而言仍有不便利之处,那么恭喜,我们找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通过这个机会,我们能够拥有一大批新的固定的顾客,但是同样,网络时代瞬息万变,我们需要不断地创新、提出创意,以保证顾客的长期性。
再次,创造别人无可替代的产品。产品设计之初,最重要的一步是确定对象,针对性一定要强,才能有较其他团队来说更大的优势。接下来,我们把握好客户的心理,客户最喜欢的便是有新意并且预算足够低的产品。两者兼有的产品,绝对可以说是无可替代的了。
然后,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回顾历史是拓展思路的重要手段,我们都听过一句话“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很多的事情实际上像一个循环,又不完全相同,曾经出现的事件和局势,总会再出现。从历史中找到新的创意,与现在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再然后,站在对手的立场上思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里讲的“对手”可以是商界的竞争对手,也可以是所设想的顾客,等等。我们不仅要从竞争对手的位置出发思考,也需要设想对方的顾客为何会被对手所吸引。还有站在自己的顾客的角度思考。从某些方面来讲,顾客也是对手,我们要如何把对手转为伙伴,最重要的是从对手出发点开始思考,深入对方思维,再进行创意构思,即可知己知彼。
最后,展开讨论。创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创意,如何拓宽思维,小组讨论是必不可少的,发散性的讨论可以衍生出更多的创意构思。如果先设定了一个框架,那讨论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超越了固定模式的创意才能够开创一个新的时代。世上本没有“路”,要有创意构想,我们注定不是去走别人走过的康庄大道,而是去披荆斩棘开辟一条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