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读陶渊明诗有感

作者:马楚涵
主要内容     

小时候读陶渊明,总是惊艳于其语言的清冷静谧、贤致自得,总有一种不如就此相忘于世间的疏离和寂寞。初中高中老师的教导,也许是因为教材的选材原因,对于陶渊明的讲解也就止步于其淡泊名利、归隐山林的特点,不再深究。

步入大学再读陶渊明,不同于幼时的认知出现于我的脑海。阅读其归隐后的几首作品后不难看出,他并不是我们想象当中彻底与外界的喧嚣断绝了联系,从此“两耳不闻窗外事”,所以与其说他是因为向往田园生活而离开了官僚仕途,不如说是因为太过锋芒毕露,不适于在这样一个水生火热的世界中生活,最后被岁月消磨了当年的激情,便选择了归隐田园。人生如一场梦,陶渊明如我们一样也年轻过,曾经也想过以天下为己任,干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但久居官场,看惯了尔虞我诈,看清了阿谀奉承的事实,多次尝试逃离却不得不再次出仕,最后的最后,终于彻底认清了自己也许不属于官场的事实,彻底离开了官宦生活,事实也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若不是他的这一决定,我们也难以看到这位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佳作了。

文学的魅力在于不管经过了多少年,人们总能从中悟出它属于不同时代的道理来。不知是因为生活在城市,对于田园生活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向往,因此在第一次学习陶渊明的诗之时,对陶渊明的情感是慢慢的憧憬,渐渐长大,在认识到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真正原因后,对于陶渊明更多的是一种疑问态度,直到大学,已经半只脚接触社会的我,开始理解了其苦衷,一个刚涉世的青年,多的是伟大的抱负和雄伟的壮志,他们愿意拼,愿意闯,但社会不会给每一个人奖赏,更多的人得来的,是求之不得,变为在生活的巨大车轮下被碾碎的蝼蚁,在此时,陶渊明教会我们的,是认清自己心之真正所求,倘若真正想要想要实现自己的抱负,那么就继续坚持不懈的努力拼搏,但如果发现现在的生活真的不是自己心之所向,那么不妨学习陶渊明,果断的放弃,追寻自己的真谛。这并不是一种逃避,不属于自己的还要拼命去争取才是不切实际,“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以诗,告诫了迷途的人们,人生不止有一种可能性,适时的放弃,也是一种可通向成功的道路。

再读陶渊明之诗,渐渐地便从大众对其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固化印象中走出,我看到了更多的是他面对人生不顺的勇敢与淡然,他那么真实又勇敢,敢于与社会脱离,追求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坚守本初的理想。顺流而下,人人皆可,因此我敬佩这样敢于逆流而上的勇者。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