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我美丽的故乡

作者:魏澜
主要内容     

我美丽的故乡

—成都

“中华文明所有的一切,成都都不缺少。它远离东南远离大海,很少耗散什么,只知紧紧汇聚,过着浓浓的日子,富足而安逸。”余秋雨先生曾在他的《文化苦旅》中有如此一段对成都的赞美。若是晃一眼看或是没到过成都的人也许会认为所言过于夸张。但其实成都,确是值得如此称赞。我作为一名从小在成都长大的成都人,更是觉得成都乘得起这样的赞叹。无论是汪曾祺先生所认为的“成都的悠闲是脱离了时代”还是杨铮先生的“少不入川,老不离川”我都更愿将其看作是对成都的赞美。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历史篇

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

“成都”成为一座城市的名字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很早前“成都”的名称已频频见诸典籍。如《蜀王本纪》说:“蜀王据有巴、蜀之地,本治广都樊乡,徙居成都”等。在公元前四世纪,蜀国开明王朝迁蜀都城至成都。秦汉时期,成都经济文化发达。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巴蜀。公元前311年,秦人按咸阳建制修筑城垣。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13州剌史部,在成都置益州剌史部,分管巴、蜀、广汉、犍为四部。秦末、汉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称“天府”。西汉末年,公孙述称帝,定成都为“成家”。至今为止成都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景点篇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成都最著名的景点有十个,分别是白鹿恐龙园、古堰流碧、祠堂柏森、青城叠翠、草堂喜雨、西岭晴雪、江楼修竹、文殊朝钟、天台夕晖、青羊花会、宝光普照。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成都自李冰父子治水后便有了“天府之国”的美誉,成都人民饮水思源,望着涛涛的岷江自水的那头而来,默默感怀李冰父子的恩情。天下四绝,而青城独占一绝,青城山幽,与道家的无为不谋而合,来青城山问道,道便在心里。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孔明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都人缅怀老丞相的衷心,武侯祠的香火从未断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草堂里杜甫的千古悯人绝唱任然绕梁未绝,草堂里的是一种情怀。

天台山传说是大禹治水设坛祭天,挥剑劈峰,削为天台的遗迹,千年古风何处寻,大唐胜迹有宝光的是宝光寺。成都人总是很珍惜那些历史遗留给人们的宝藏,所以那些遗迹经过千年的风雨洗礼,至今任伫立在成都平原上,熠熠生辉。这是一种信仰。

才子佳人篇

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无论是被秀美的山水包裹,还是繁华的都市气息,成都从来不是徒有其表的城市。而且成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底蕴的城市。

细细数来,从西汉的司马相如开始成都的才子佳人就一直在历史的舞台上大放异彩。杨雄的一篇《甘泉赋》,后人赞他所谓“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杨雄”。西蜀子云亭,又是何陋之有?五代十国时后蜀人士欧阳炯是婉约词花间派的代表词人和集大成者,他的诗词间将花间词人的情感表现的纤细缠绵,或许“艳而质,质而愈艳,行间句里,却有清气往来。”便是对他的词最佳的概述。范祖禹的智慧存留于他所编著的《资治通鉴》中,后人总是能从中获益匪浅。杨慎作为明代三大才子之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家喻户晓。浪花淘尽的只是英雄,他们的功绩永垂不朽。文君之美艳,当垆卖酒,白头兴怨,长门灵赋;封禅遗书传为千古佳话。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薛涛对元慎的相思随江流,薛涛笺上承着的是锦江边上一个幽怨的灵魂。

成都出的才子佳人太多,每一个都是历史的见证,每一个都有着满满的故事。永恒与刹那间,唯有他们不朽。

风俗篇

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

对于成都人而言,在有点太阳的下午,找个茶馆,来一碗八宝盖碗茶,和朋友们一起打会麻将或者是摆下龙门阵这怕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了,茶香氤氲,人声鼎沸,阳光洒在脸上小睡片刻。成都虽然是一个特别繁华的城市,但是不同于北上广,成都是一座悠闲的繁华都市。茶馆里的忙里偷闲,看一场特色的川剧变脸,或是听一场评书都是成都人的享受。但是成都不仅仅有盖碗茶和麻将,龙门阵。老成都还有六大经典风俗:鱼市、竹器、凉席、水桶、打草鞋、代客冒饭。尽管成都是一个外来务工人口较多的城市,但是成都过年时的年味却也是很浓厚。腊月二十左右开始除尘到正月十六的“游百病”。成都人过年很忙碌,也很幸福。

结语

成都是一个悠闲的城市,也是一个厚重的城市。都说“少不入川”,但只有在其中,才知其韵味浓厚。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