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

作者:黄佳荟
主要内容     

“我们不再热衷于寻找因果关系,而应该寻找事物间的相关关系。”这是我在本书中读到的最为深刻的一句话。我认为当下正处于一个大数据时代,我们办事办公依靠大数据获得更高的效率。而大数据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效率,它背后有更大的利益。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大数据时代,数据和信息是一切的本源,我们的日常离不开数据,我们也不断的通过各种媒介接受来自外界的信息。

在大数据的支撑下,我们,同时获得,同时失去。

“大数据是指不用随机分析法这样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的方法,这里的大取的是相对意义而不是绝对意义,也就是说这是相对于所有数据来说的,比如使用过去六年的所有数据。”以我浅显的认知和亲身经历来看,我也认同这样的说法。有人说最难的事是高考,而我认为比高考更难的事是填志愿。所以在百般无助之下,我们找到了所谓的志愿填报机构,大概他使用的方法便是身后的团队搜集高校近几年的录取情况,再依据你的高考分数,使你的分数价值最大化,尽可能选到相对较好的学校。这个团队就是依靠的大数据。可以说在高考的那段时间,是赚足了银子。

而大数据时代也是存在弊端的,也就是信息安全问题。在这个信息流庞大的社会,信息泄露也是频繁发生的一件事情。媒体时常爆出商家贩卖客人电话号码的事情,信息诈骗也是屡有发生。在网络上的盗号也是频繁发生。所以,大数据实则也是一把双刃剑。

但是我始终认为大数据的利大于弊。

大数据对决策,设备管理,基础管理等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过去数据的收纳管理分析,能够做到较为精准的预测未来,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随着大数据观念在人们心中的地位稳步提升,实时传输的作用也日益显著。实时传输成为数据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接受和处理信息上大显身手。并以此成为大数据的一大亮点。

泛媒体时代,大数据的支撑已经成为一些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大数据的技术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大数据离不开云处理,云处理为大数据提供了弹性可拓展的基础设备,是产生大数据的平台之一。自2013年起,大数据技术已经开始和云计算技术紧密结合,预计未来两者关系将更为密切。除此之外,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计算形态,也将一起助力大数据革命,让大数据营销发挥出更大的潜力。

局限于狭小的数据中我们可以自豪于对数据的精确之中,尽管我们可以分析到细节中的细节,但依然会错过事物的全貌。所以,处于大数据时代,顺之者昌。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