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的现实意义
在辉煌灿烂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文化无疑是十分突出且耀眼的一部分。而“忠义”更是我们数千年来一直信奉和尊崇的道德传统。一直以来,关于“忠义”的故事数不胜数,岳飞、;林则徐、屈原等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先人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忠义的理解。那么,在现在,忠义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它又有什么意义呢?
忠的观念起源很早,在古代它主要侧重于忠君忠国这样的主题;到了现代,我们脱去对封建社会的思想束缚,那么忠我认为在现在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忠于祖国。热爱祖国这是我们从小就树立的观念,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忠国有些不同。古代的忠国是在忠君的基础上的,“忠”不是道德层面上的一种约束,而是政治层面上的一种统治手段。而现在我们讲要忠于祖国是指热爱我们自己的国家,维护国家的利益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从根本上来说,一个是为了君王,一个是为了人民自身。
第二,忠于内心。随着社会的变化,人的内心也会有变化。但是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顺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乐于去做的事。忠于内心是一种对自己负责任的体现。
第三,诚实。在现代社会中,诚实守信是我们一直倡导但始终效果不明显的一点。为了一点自己眼前的利益,小商贩缺斤短两,老奶奶敲诈勒索,层出不穷的欺诈手段利用着人们的善良和诚实,试探着人们的底线。我认为忠就是要将诚实守信贯彻到底,这与忠于内心有些相重合的部分,忠于内心我们要做到诚实,对自己负责;忠于国家,我们要为社会发展做出考虑。对他人的合法利益负责。
第四,敬畏之心。《说文解字》中说:“忠,敬也,尽心曰忠,从心中声。”从它的本意上来看,我认为忠可以延伸出的一点就是敬畏之心。我们对自然、对社会、对自己未知的东西都应该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只有对这些产生敬畏,我们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总而言之,我认为现在我们学习忠义不仅仅是把它当做传统文化来学,更要把它当成一种可以融入社会的道德品质来学,吸取它符合现代社会的部分,发扬我们的文化精神、提高个人的修养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