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读书笔记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其实在高中的时候,语文课程中就有这一首诗歌。我对这首诗歌对我来说有一个特别的意义,我有一个朋友的名字就出自这首诗,叫晓蝶,“庄生晓梦迷蝴蝶”,好美。
这一首有着六百年历史的朦胧感情诗能流传到今天,那其实也可以表明,李商隐的这首歌是它在每一个时代都能被喜爱的完美证明。这首锦瑟虽叫锦瑟,但并不是写锦瑟的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但无题并不无情,反而这一篇是李商隐最难被解锁的作品之一,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作者在诗中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大量借用庄生梦蝶1、杜鹃啼血2,海珠,3、良玉生烟4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全诗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我们来白话翻译一下这首诗,锦的瑟为什么有五十弦呢?它的弦一柱都让我十分追忆以前的年华青春。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明月沧海鲛人流下了滴滴眼泪,蓝田日暖玉石才能够化作青烟。此时此景为什么要现在才追忆,只因为当时心中只是一片茫然。
李商隐将虚幻的梦中的景与现实的景虚幻交错起来,虚虚实实,在第一句的开头,通过加入“无端”两个字,这首诗里的作者就离开了现实中的场景,超脱到了空想的世界,终止了对现实的判断。而“一弦一柱思华年”,作者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在听觉的陶醉中回忆道曾经逝去的年华,由听觉过渡到了视觉。‘庄生晓梦迷蝴蝶’这句中,李商隐借到了两个典故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此联二句,写的是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在梦醒与梦中的来回转换中,诗人在不断的失望中更加悲寂,更加落寞。
此情可待成追忆,翻译过来去,其深层的涵义即时不能被追忆的悲伤感,‘只是’可以翻译成然而可是,或者即使却,但无论哪一种翻译,都是一种悲伤的浓淡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