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鸡打鸣,大家都不陌生。很小的时候,闻鸡起舞这个故事就被我们熟知。兴许是过年的缘故,睡得稍晚了些,这个契机让我突然发现,鸡鸣同我过去想当然的理解有所不同......过去我兴许是理解有失偏颇,我开始好奇、疑惑并寻求着什么。
在我的潜意识里,我对鸡鸣的理解是一种准确的时间性,与人相同的一点,鸡拥有它的生物钟,金鸡报晓,鸡鸣最早在人类社会的作用也就是报时。夏季的鸡鸣比冬季早,因为夏季天亮的快,也可以理解为光线对鸡打鸣的影响,出于好奇,查阅了一下资料,科学分析是鸡自身拥有的褪黑素与对光线刺激的敏感程度所做出的反应,长此以往,养成了打鸣的习惯。但同样,我的第一个疑惑也留在了这个时间性,正值新年,也就是寒冬,我却在凌晨一点就开始听到打鸣声,随后牵一发而动全城,一呼百应。这让我不解,报晓的鸡鸣为何在半夜里频频发声?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用自己掌握的讯息来解决问题,由此,我给自己的第一个参考,是近年来气候的变化导致鸡的生物钟失调,说出来有些啼笑皆非,但既然它让你好奇并疑惑,便要找出个答案来。
都说要构成一个事件,组成条件肯定不止一个。不知道是过去没注意到还是此时的时间段太特殊,我又给自己找到一个近乎合理的解释,都说动物通灵,在过年这个热热闹闹的团圆日子里,杀鸡宰牛是必然的事情,或许出于本身,它有一种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预兆感,我不经感到同情又觉得罪恶。其实我也有想,鸡鸣在一定意义上是出自雄鸡的领地意识发出的警告,一笼容不下两公鸡,鸡鸣的一呼百应好像也体现了鸡本身具有的社会性。但出于感性,我也更愿意去接受这个答案。《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中也这样说过:要学会尊重预兆,循迹而行。虽然对于生命,好似命运这个词变得太苍白无力,像预谋;但罪恶难以否认,更难以承认。
思想的跳跃总是快的,或许根本只是对于鸡鸣的时间认知出了错,谁规定鸡只能在四五点叫呢?凌晨的解释本就是天亮前的一段时间,故凌晨一点两点也叫凌晨。或许我们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鸡鸣三声天下白。它本就不关乎一个时间,而是分批次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