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听说《追风筝的人》这本书是在高中,在好朋友的介绍下对这本书的内容略知一二,真正开始读这本书是在大学时期。
《追风筝的人》是卡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故事讲述的是主人公阿米尔和他爸爸仆人的儿子哈桑之间所发生的事。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上世纪70年代的阿富汗,从温馨悠闲讲到战火纷飞,在其中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发人深省。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认为可以把内容说成是关于背叛与救赎故事,也可以说是关于成长的故事。忠诚淳朴的哈桑一直视阿米尔为最好的朋友,也因为他们的主仆关系,哈桑一直是保护性格胆小懦弱的阿米尔的那个人,他曾说过,就算是阿米尔让他去吃土,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去做。
哈桑是一个追风筝的高手,在一次比赛中,阿米尔为了证明给爸爸看自己也能成为追风筝的冠军,当阿米尔的风筝飞走时,哈桑问他:“你想要我追那只风筝给你吗?”这一句提问,是哈桑对阿米尔的爱,单纯的、无邪的友谊之爱,之后,哈桑也说出了在这本书里我最爱也最心疼的一句话:“为你,我愿意追千千万万遍”。这句承诺换来的是被几个恶少性侵,是阿米尔眼睁睁看着哈桑被欺负也没有去救他,最终哈桑父子被阿米尔诬陷偷窃赶出家门。多年后,战火纷飞,阿米尔和父亲逃离了家乡避难,而哈桑夫妇为了捍卫阿米尔的家园被杀害,留下一个儿子成了孤儿,阿米尔的父亲为了让他把哈桑的儿子找来,说出了哈桑其实是自己的私生子的秘密。阿米尔回到阿富汗,在救哈桑儿子的时候与坏人殊死搏斗,最后是哈桑的儿子用弹弓打瞎了坏人的眼睛,他们才得以逃出。阿米尔把哈桑的儿子带回了美国,可哈桑的儿子却变得沉默,不与人交流。在一次斗风筝中,阿米尔和哈桑的儿子也去了,哈桑的儿子想起了昔日与爸爸斗风筝的日子。当最后一个风筝飞走时,阿米尔问哈桑的儿子:“你想要我追那只风筝给你吗?”哈桑第一次露出了微笑。
也许这就是最好的结局,所有的难过与痛苦似乎因为这一个微笑都得以偿还,阿米尔所做得错事也因为这一个微笑得以救赎和原谅。《追风筝的人》这本书把人性的丑恶和缺点赤裸裸的展现出来,当我们都还是孩子的时候,对做出的错事想要逃避和远离,但当我们都长大,足够学会一个人面对、醒悟的时候,也应该为我们所做过的错事去弥补。这本书的意义在每个人看来都不一样,在我看来它或许是一种善意的提醒,或许也是给所有想挽救的人一次机会,在故事的最后,阿米尔为哈桑的儿子追风筝,在开头哈桑为阿米尔追风筝,到底谁才是那个追风筝的人?我想我们都是。
风筝是指引我们回归的线索,想起书中“我很高兴终于有人识破我的真面目,我装的太累了”这句话,每个人的脸上多多少少带着一个假面,但当我们遇到那个识破我们假面的人,请珍惜,他(她)也许就是那个愿意为你追千千万万次风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