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生死恋
“第二年你来看看山楂树开的到底是红花还是白花,不就知道了”
“好,那明年我们一起来看。”
一个美丽的约定,在这颗山楂树下定好,可是来年,却只有静秋和孙建新的骨灰。
这部电影叫《山楂树之恋》,讲述的是在山楂树下的一段纯洁美好的恋情,最为动人,也最为伤人。我且称之为红色生死恋。
女主角静秋是在城市里读高中的女学生,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去学习,正是当时的“上山下乡”,她们路过那棵山楂树时,村里人告诉她,那是一棵英雄树,因为它是受着革命烈士的鲜血长大的,所以花是红色的。静秋去的时候花还没开,她想知道这树开的花到底是不是红色的。而静秋第一次与男主角的邂逅,是孙建新在唱着苏联的歌《山楂树》,静秋被这动听的音乐而吸引,于是一段恋情便由此展开。
孙建新一直很关心着静秋,平时他暗暗留意着静秋的一切,当静秋的钢笔旧了,会漏墨的时候,送给静秋钢笔;当静秋的房间里的灯泡不亮了的时候,给静秋换灯泡。很暖心的举动,一点点的打动着静秋的心。
后来静秋回去了,孙建新也偷偷地给她送果子,送冰糖,送钱等,以及偷偷的来看静秋打球,这种小爱情的美好,不自觉的就让人依赖,让人习惯。习惯了你总在我身旁,习惯了你总注视着我,习惯了你总默默守护着我,对于静秋来说,如果有一天她的世界里没有了他,那她的世界便再掀不起爱情的涟漪。
有一次,静秋在学校劳动时伤了脚,但她不愿去医院,孙建新划伤了自己的胳膊,才让静秋答应了去医院。这种为了另一个人而毫不犹豫地伤害自己的行为,少之又少。可见在孙建新的心里静秋比自己还要重要。没有人不爱自己,可是他却比爱自己更爱静秋。
而静秋的妈妈却不让他们在一起,害怕影响静秋的前程,孙建新答应了会等,他说:“那我就等你一辈子”,只是离开前的最后一个要求,是重新再给静秋包扎一下她的伤口,孙建新心心念念的至始至终都只有一个静秋,哪怕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在等的人,他想要最后再看一眼的人,还是静秋。他一边包扎着伤口一边哭了,不知道是心疼,还是舍不得离开,静秋看着他,也哭红了眼。时间仿佛静止了,那狭小的屋里了,只有一阵阵的啜泣声。
后来,静秋听说孙建新得了白血病住院了,不顾犯错的可能性,不顾母亲的叮嘱,不顾一切的去看他,可是他却骗她说只是普通的体检,静秋明白,他只是不想让自己担心,也不想让自己伤心。静秋在医院的大门外守了一夜,而孙建新在窗边偷偷地看着她,偷偷的哭泣。他是多么想陪在静秋的身边,他是多么的想活下来,和静秋在一起,可是他,做不到了。
这部影片中,出现了很多的细节镜头、对比镜头、暗示镜头,让这样的结局更为深刻,更为突出。离开时的隔空拥抱、陪静秋做的大红衣裳、病床头顶上的合照、魏红的堕胎遭遇,都更为突显了他们相遇相爱却无法相守白头,他们共同经历了许多困难,却最终跨不过生命的鸿沟。
最让人煽泪的是结局里孙建新死的时候,静秋穿了大红新衣,哭着喊着让孙建新看看她,她疯了一般的说着:“我是静秋,我是静秋,你不是说我一叫你的名字,你就回来吗?”她的哭喊声撕心裂肺,歇斯底里,用尽了一身的力气在喊着,也没能将他留住,他还是离她而去了。他说:“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也不能等你到25岁了,但我会等你一辈子。”这是爱的承诺,即便失去生命,承诺仍在,或许这就叫至死不渝吧。
山楂树作为线索很自然的贯穿了整个影片,当静秋再去看那棵山楂树时,开的是白花,让我莫名的更为悲伤了,虽然早知道本就该是白花,可就是难过,为他们而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