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的背后
——研读刺客有感
陈若涵
【摘要】刺客的任务无论是否成功,都绝少有再生还的可能性,所以他们都是抱着必死的心去刺杀的。而在刺杀的背后,能让他们甘之如饴的付出生命的是一种存在价值,是一种生命价值,是一种职业价值,是一种人格完整。
【关键词】刺客、刺杀、士、知遇、报恩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刺客们的刺杀中往往还包含了正义、恩报、道义等等观念。在一般人看来,刺杀便是刺客谋生的手段,但是实际上刺杀是刺客们展现个体精神或职业精神的方法。他们通过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也就是“知”和“报”的群体价值,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即以命相报。
在春秋战国时期较为出名的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这五个刺客中,除了曹沫是将军外,其余四个都是客或者游士。而在当时,士是一个新兴阶层,他们的身份和地位都是不确定的,所以他们更加看重和自己交往,赏识自己的人,对方身份低位越高,自己的社会角色意识也就越好。早期的士阶层是十分渴望被社会认可的,并且还对此充满了焦虑和努力。这一点从聂政身上就体现的非常明显,从聂政并没有一开始便答应严仲子为他报仇,而是要赡养自己的母亲,并且刺杀成功后为了保护姐姐的生命安全而自毁容貌,不愿世人认出自己这两个行为来看,他是珍惜生命的,更何况他自己的仇都还未报,为何要为别人的仇付出生命呢?这便是因为他的价值观。他作为一个士,将严仲子为他母亲花百金祝寿看作是对自己的知遇,他认为他千里迢迢来请他为臣,就是看得起他,哪怕这明明就是带有极强的目的性的。或许在我们的眼里这是一场交易,但在聂政眼里,这就是一次交往。还有豫让在第二次刺杀中曾三跃以击其衣,这也是体现了士这个阶层的身份焦虑,他极端的想要证明自己。
这些游士们是没有根的,他们通过知和交,将自己的身份转变为对方的身份,从而获得一种虚构的确定性。换句话说,刺客们作为士所结交的人的社会地位,实际上也体现了他自己实现存在的价值。公子光曾经对专诸说过:“光之身也,子之身也”。实际上就是这个道理,本来公子光的意思是我将会代替你照顾你的家人,我便是你。但是呢,也给了专诸想象的空间,仿佛自己低贱卑微的士的地位一下子提高了一样。
一个士的完整人格中,既包括死名之义,又包括死义之名。这是士的职业价值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这就是豫让为何隐藏自己的面貌,而又希望别人认出自己的道理。
刺客的背后其实还隐藏了很多深刻的道理,并非是表面上受人之托那么简单,他们所承受的,所付出的远远不止生命,有忍辱涂厕、漆身为厉、吞炭为哑的豫让,有自毁容貌的聂政等等,他们所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自己作为士的价值。
参考资料:北京师范大学精品课视频:文学院教授、博导过常宝教授讲授的《史记》人物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