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不要读《简▪爱》
——读《简▪爱》有感
16汉语言2班邹颖163070197
《简▪爱》其实是我很早以前就读过的作品,但以前对于文本的理解只是简单基于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感情,是从情感体验方面去读的,并没有在意过其中蕴含的哲理和背后影射的关于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思考。
《简▪爱》主要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简▪爱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是勃朗特三姐妹中的大姐,据说当时作者是用的一个男人的名字来发表《简▪爱》的,可见当时英国政治和社会制度对女性的歧视程度之深。
在作品中,主人公简▪爱不断地挑战时代对于女性的约束和限制,勇敢坚强,特立独行。《简▪爱》与今天的成功励志学不一样,它没有被民众当做洗脑的没有价值的东西,而是作为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经典流传于世,简▪爱不断追求尊严与平等的精神在极大程度上鼓舞了当时饱受压迫的女性,她与罗切斯特的爱情故事也感动了无数人。
按照中国传统观念里对“圆满”的追求,《间▪爱》这部作品无疑是深受喜爱的,但在感动之余,我们要思考的是,《简▪爱》的结局是否过于圆满而不切实际了呢?它真的是一部喜剧吗?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曾这样评价:“《简·爱》的结尾过于圆满了,甚至脱离了那个时代女性不具备地位的社会特点,它是‘败笔’”。
从“初心”的角度去看,《简▪爱》更像是一个悲剧。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去塑造简▪爱这样一个坚强独立且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的女性形象,她一生遭受过很多的不幸,但她始终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始终不屈服。这样一个女性,最后嫁给了因遭受火灾而一无所有还残废了的罗切斯特,并过上了“幸福而快乐的生活”。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这样皆大欢喜的结局实在是讨喜的,好人都活着而且生活幸福,坏人要么死了要么得到了报应。但是《简▪爱》这部作品要传达的思想是什么?女性,应该独立自主,应该敢于抗争,敢于追求平等和自由。但是罗切斯特很早就结婚了,而且他的妻子患有遗传性精神病,在这样的情况下,罗切斯特选择隐瞒,结果在向简▪爱求婚时被当场揭发,用现代的角度看,这就是一个“渣男”,简▪爱当时也是气愤之极转身就走的,她走了以后罗切斯特家发生了火灾,不仅烧死了阁楼上的疯女人,还让罗切斯特变得残废且一无所有。这个时候简▪爱做了一个与她应有的个性完全相悖的决定——回到罗切斯特身边并且嫁给了他,她的自由独立,勇敢抗争最终还是败给了爱情。一个女孩子如果因为爱情放弃了自己原本的个性,这样的结局并不算是什么好的结局了。
关于不违背初心这一点,《呼啸山庄》相比之下算是成功的作品,主人公希刺克厉夫从头至尾都没有放弃过对凯瑟琳近乎变态的迷恋和对林顿及其子女的报复。《呼啸山庄》全篇充满了强烈的反压迫、求自由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浪漫的艺术气氛。作品开始曾被人称作是年轻女作家脱离现实的天真幻想,但结合其所描写地区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英国当时的社会现象,不久又被评论界给予高度肯定。
总得来说,《简爱》能给读者的的确是满满的正能量,但如果要深究其中的行文结构和情节设定,依然避免不了一些漏洞会出现。一个女孩小的时候可以读《简▪爱》,她可以学会坚强自由,但长大后,她可能会学到为爱情放弃一切,这就不是作者要写这本书的初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