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是安史之乱爆发前夕,他从长安赴奉先县探望妻儿,根据所见所感著成本诗。这首诗就诗人个人而言,表达了其怀才不遇、忠于国家、关心人民疾苦的品质和思想;就反映当时社会情形而言,展现了人民生活的疾苦,揭露了执政集团的荒淫腐败。这首诗也标志着杜甫古典现代主义的成熟,具有“诗史”的价值。
本诗的开头,是杜甫对自己不得重用却坚持出仕的态度的自我独白。“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己很清楚自己不适合做官,注定自己不会受得重用。自己的愚昧怎么能与那些优秀的贤臣相比较呢。可就像向日葵对着太阳盛开一样,为官为国家付出一点小小的力量就像是自己的本性一般。这是杜甫对自我价值认同的方式,是他内心对自我人生价值的导向。“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就是这样的原因,让杜甫愿意付出自己的所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入仕为官当中,在更深层次的原因便是杜甫内心的忧国忧民的自我操守以及内心潜在的价值自我认同观念。某些人一生平淡,但是幸福安康,于他而言这便是人生的价值,对杜甫来说,为国效力是人生的价值,然而这样的价值又有多大呢,国家终究会灭亡,朝代会更替。因为对于浩瀚无比的宇宙而言,人类太渺小,所以人类的价值根本趋近于零。这其中也难有一个准确的答案,答案本身并不存在,你就是问题的答案。
杜甫值得尊敬之处,就是他怀着更广阔的视野,将国家容纳于自我的胸怀,这也于其所崇尚的儒家思想密不可分。杜甫的儒家思想表现为“仁爱”、“贵民”、“仁政”,杜甫的忠君是“民主”的忠君,不是儒家所倡导的那种“愚忠”。杜甫一方面忠于君主,所以他一直在等待明治,希望君王能够给人民一个交代,另一方面他也在抨击君主的不仁政,不仅是这首诗,在杜甫很多诗里面都对比了统治阶级的荒淫腐败与下层人民的艰辛生活。可以说,杜甫一方面继承了儒家思想另一方面又对其有所批判,他这种思想具有时代的先进性,对后世的人民也产生了许多精神财富。
当安史之乱的消息还没有到达时,杜甫的诗里却充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与其说是杜甫自己拥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不如说是杜甫在人民遭遇里透露出来国家危在旦夕的难以拯救的悲痛。然而杜甫却无能为力,他只是一个诗人,不是政治家。这是他的悲哀,也是这个国家的悲哀。“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忧民忧国的情绪千重万叠,高过终南,浩茫无边际,又怎么才能收敛!
杜甫从个人仕途写到自我爱国忠君的情怀,从统治阶级的奢靡写到下层人民的苦难,最后又把着眼点从自己生活的艰辛转到百姓之中,让人感到无比痛心也给人许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