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X”的现身》是我在看过电影后,读的一本书。小说之于电影,就像鲸鱼与金鱼,乍一听名字相同,但其内涵无法比拟。
这本书的描写方式不同于其他推理悬疑小说的一般套路,从开篇,就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全部讲诉给读者——作案者,作案的经过以及作案手法。然后带领着读者去探寻主角是如何掩盖他的罪行。这种风格有点类似于数学的证明,与本书主角数学天才的身份很是契合,这也是作者东野圭吾的厉害之处,总是能将小说中的细节处处相关联。
主人公石神被学生们称为“达摩”,其中包含了敬意和崇拜,但也不乏含有与人不善言辞,敬而远之的意思。石神为了保护花岗靖子母女,运用他异于常人的大脑和缜密的逻辑思维,架构出了一个严思密合的防御网。查案的警察们在这支大网中摸索前行,却在石神的“引领”下,离真相越来越远,始终无法柳暗花明。
直到石神遇到当年帝都大学的好友汤川——位同样拥有天才大脑的物理系高材生。两人一别数年,再次相遇时,汤川便给石神带了一份大礼:一个数学试题的反论证。石神也没有辜负好友的期望,仅用了几个小时就解答出了专家教授几年也没能解开的难题。
小说的转折也是从汤川的加入开始的。警察草薤遇到难题时会去请教他的同学汤川。草薤眼中的石神“只是一个数学天才,杀人他不在行”,而汤川却不这么认为:“杀人对他来说,更容易”。
有文化的流氓更可怕,高智商的犯罪更惊悚。
高手之间的博弈,是局外人不易观察到的。汤川在侦破石神布下局时,更像是在检验自己的智商:因为他无意中谈起自己头发稀少的细节,让物理天才推测这个一向不注重外表的人陷入了恋情;又因为偶闻其在数学问题上的思考模式,根据对这个数学天才的理解,物理天才提出了疑问并逐渐触及案件核心。即使最后知道了真相,他也并未在与这位数学天才见面时直接质问,只是说了一句“这个世上没有无用的齿轮,只有齿轮自身才能决定自己的用途”,之后,石神便去自首了。
天才往往是孤立的存在于社会中的,别人读不懂他,他也不屑于与别人交流。石神就是这么一个存在——思维逻辑无懈可击,从上学起,永远在推算,演练,论证,甚至是周遭的人也逃不过被他推理。他在任何情况下,面无表情,不惊不惧。房间里面堆满了数学试题、资料,他沉浸在数学的海洋里。直到花冈靖子的出现,他黑白的世界出现了彩色。
石神对靖子的感情很纯粹,每天光顾靖子工作的便当店买一个便当,默默关注着靖子。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道德,杀了“技师”(一个流浪汉),掩盖靖子母女的罪行,就算最后事迹败露,石神也能将通过揽罪来保护靖子母女。“有时候,一个人只要好好的活着,就能拯救某个人”,东野笔下淡淡的一笔,便把石神藏在心里的情感宣泄无遗。
石神纯粹的爱情承载了太多,已经超越了爱情本身的范畴,成为爱情中不能承受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