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先秦儒家的诚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王瑾
主要内容     

夏商时代,诚信在表象上始自真诚待神,实则是天人合一观念的体现;西周时又把诚信上升到天命观的高度;东周时,诚信观念的发展就国家来说,取信于天下,就个人来说,是对国家的诚信、人伦上的互信,从而使诚信观念不断地得以凝炼、升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诚信观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就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的内容方面来说,诚信观念本于天人关系,天人本无二,于天理、天道前,诚信无疑是人的最佳选择;诚信亦具有人性的内在支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以达诚信的自觉;其道德本质上具有善良的人性、理想的人格等方面的光芒;诚信与其他传统道德准则有密切的关系:诚与礼互为条件,信是义的体现,信是孝内在情感的表征。对于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的积极因素:其以诚相待、信守承诺的信条,由“人无信不立”而完善理想型人格,“朋友有信”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由“为政以德”而治国有道,并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些都应给予充分肯定。而对于其宗教迷信色彩,“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重义轻信的意识,“券在心,不在纸”的重诺轻约的倾向,“不复非义之信”的重伦理轻实用的信条,我们也应有充分的认识。

诚信,不仅仅是人类社会道德不断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能够继续存在的必然要求。由于先秦儒家文化中的诚信思想,实际上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里程碑式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因为,"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的根本就来自于诚信;诚信既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中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先秦儒家文化中的精髓;先秦儒家的思想家们将诚信思想作为其首要观点,并提出了各自独到的见解。例如,孔子认为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在与他人交往时应遵守诚信,诚信是治国之本,诚信治学的理念。孟子特别强调了"信"德修养中要存心,尽心和养心等思想。因此,直至今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伦理道德标准,仍然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道德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儒家诚信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德资源在现代社会依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和价值。2500多年前的先秦儒家诚信思想,更是对原始社会以及先秦三代(夏商周)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的反思、清理和重新诠释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当然,先秦儒家诚信思想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我们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认真理清并重视这一道德资源,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基在民族性、母体性、根源性的传统文化底蕴之中。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充分发掘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的内在精神价值,系统分析、整理古代优秀诚信道德资源,使其更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