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诗词之境

作者:陈可尔
主要内容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人间词话》;这也让我深深的记住了王国维。因为那时刚好读到《青玉案·元夕》,华丽的场景描写,深刻的人生哲理惊艳了我,让我不可自拔的爱上了这首词,由此,也深刻地记住了王国维的评价。

印象中,我好像一直挺喜欢诗词的,不过对诗词的喜爱的侧重点倒是变了许多。最初,我是因为苏小妹出题考苏东坡和黄山谷:在“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中间各加一字,成为五言联句。苏东坡加了“摇”“映”二字,黄山谷加了“舞”“隐”,苏小妹都说虽没用那些惯用的字没落俗套却也没说到她理想的那两个字,我自认为苏黄二人用的字是极巧的了,难不成还有更好的?往下看时,苏小妹说道:“轻风扶柳絮,淡月失梅花。”不禁眼前一亮,苏黄一齐赞出了我的心声:“妙极!”这时的我喜爱的,大概是诗词中的巧妙用词。到初中的时候,有同学问我最喜欢的诗是哪一首,我想了一会儿,回答她,《古朗月行》,她有些意外,大概是这首诗太简单了吧,但我就莫名地喜欢这首诗。细细分析下来,让我莫名喜欢的原因不过是“白玉盘”“瑶台”这几个别称和白兔捣药的典故。这个时候,又一首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闯进了我的视野。“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当时看完上阕,心中颇有些不平,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了?谁说“新词”中的“愁”是“强说”的?及看到下阕“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方如当头棒喝清醒,原来这首词的点在这里。此时才知,诗词中不仅是巧词妙句,还有许多典故和似“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折等手法、哲理。上高中时,或许是每天学习压力太大,对情真意切的诗少有能身临其境带入体会的时候(当然李白、苏轼的诗词除外),反倒像“退步”一般喜欢上了那些浓墨重彩或极具节奏美的诗词,在学到烦闷之时随口背两首解解压,缓解缓解心情。直到高三,不知为何,回想起来,整个高中,心态最好的时候竟然是高三。其他课老师讲课讲得紧,语文老师又刚好是一位温婉女子,声音特别温柔,语文课“一大片一大片的人”睡着成了常态,我也是那“一大片一大片”之一,唯独,上诗词复习专题的时候,精神百倍,坐得笔直地看着她听她讲。这让我在高三这学习最紧的时候,成了我在诗词感触方面进步得最快的时候。这个时候,我每读一首好诗(词),就仿佛进入了一个空间,是专属于这首诗的一个空间,这时方体会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再刻意去猜想,去反复细捻,好像读着读着我所想要回忆起的关于这首诗(词)就能浮现在我眼前;这时方体会到黛玉所说“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这时读从前那些颇有感触的诗词,竟更有体会,只觉它们感人至深,常有共鸣。从此彻底陷入对诗词的热爱不可自拔,尤其喜欢读来有“境”的诗词,以至于在高考倒计时的时候还能专门找出《春江花月夜》《李凭箜篌引》等诗词来背,以及因为总是想起《项脊轩志》的最后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所以总是读这篇文章,不知不觉把全文都背下来了。

后来在一篇文章中看见《人间词话》的第一条就是“词以境界为最上”,再加上“三境界”之说在我学习的这么多年中,几乎每位语文老师都有提到,不由得对《人间词话》产生了莫大的好奇心,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看,恰逢这次名著导读有这本书,便从图书馆借来看了,粗略看过之后觉得书中所言仿佛让我对“境界”的理解更深更广了,将我心中的“境界”升华了不少。就拿我最喜欢的两位诗人李白和苏轼举例。“十、太白纯以气象胜”中所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差足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以前没读过李白的这首《忆秦娥》,却学过范仲淹的《渔家傲》,觉得是一首极豪迈壮阔的边塞诗。然和《喜迁莺》比起来,《渔家傲》似乎不够凄壮,时间、空间的跨度和格局也不如它大,意境也比不上它开阔。且《喜迁莺》上阕的凄婉和下阕的悲凉境界的变化也是《渔家傲》所没有的。“四十四、东坡词旷稼轩词豪”中评到“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东坡词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的狂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一个“旷”字,可谓概括尽了苏轼的词风。

读这本书,使我深感自身所学之不足,对“境界”理解之浅显。如此看来,诗词之境,仍有太多的地方等待着我去继续探索、体悟。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