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能否管理好别人从来就没有被真正验证过,但管理者却完全可以管理好自己。”——彼得·德鲁克
过去理解管理,都是想象作为上位者,坐在皮靠椅里,将一叠文件豪迈地扔到光洁的办公桌上,骄傲自信的指点江山,但越长大越发现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现实真正的管理者,每天会有很多文件要看,要学会做决策,学会管理下属,学会利用时间,学习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世上有很多的天资聪颖的天才,但却从未有过天生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者要不断实践,总结经验,将追求成效变成自己的习惯,在管理工作中进行有效管理,这样也许才可能成为一位真正的管理者。正如书中举例,即便是林肯那样的伟人也需要在不断地实践、试错中成长,如他在任命三位总司令后才学会如何用人之长。
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点:有效管理、掌握自己的时间和要事优先。在书的推荐序中,有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的一文,有效管理可以算得上是拯救一个濒临倒闭、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的小厂的灵丹妙药,不仅扭转了小厂的亏损,还很大幅度上提高了小厂的整体管理素质,而在这之中,有效管理的体现就是“日清法”。其实这并不是我第一次了解这个方法,在中学时期,我高中班主任就很崇尚这种管理方法,每个人日事日毕,既是让我们的知识得到及时巩固,也减小了我们的心理负担,纠正我们的拖延症,在高三期间可以有效复习。其实不仅只是在效率上有效管理,资源也可以实现有效管理,这样也是利于管理的方式。21世纪什么最多?人才最多。但是却总有人碌碌无为,有人郁郁不得志,其实这都和对人力资源管理低效有关。作为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和发挥“下属”的能力与长处,这样既是为自己减轻日常事务的压力,也可以充分发挥“下属”的长处。正如一个班级中,总是有很多的班委,他们必然各有所长,才能担当得了与之相匹配的职位,为老师分担一些日常杂务,老师才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备课和教学任务,在同时,班委的能力也得到锻炼提升。从来都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人必定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必定是会看到这个人的长处,并为他安排职务,让他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其实我们学院的长板原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长处,并在老师的鼓励培养下,发扬自己的长处,这也是我们学院管理和培养理念中的闪光之处。
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学会安排时间是必要的。我们通常对时间的感知其实是迟钝的,总觉得时间是缓慢流动的,其实时间很容易流失。作为管理者,对于消耗的时间需要有清晰的记录和诊断,才能建立相应的贡献意识和成果意识。在我们的印象中,大多数高层人士将大把时间花在觥筹交错,灯红酒绿之间,其实真正有效的管理者并不会将时间浪费在无聊的应酬和社交上,他们清楚自己的责任,有效规划自己的时间,但一些应酬不可避免,所以作为一名有效的管理者,还要学会周旋、拒绝和规避来保留自己需要的有效时间。没有多少人能够几件事情、齐头并进,当然也许会有像莫扎特这样的天才,可以同时作曲数首,且都是杰作,但这毕竟是极少数,我们大多数人其实都是如巴赫、海顿那样,只能专心于一曲,完成后再下一曲的人。要成为善用时间的管理者,我们需要排除一切干扰,集中时间与精力,专攻于一事,同时计算时间,通过对自己工作时间的研究,我们才能计算自己可支配的时间,由此放弃一些无关紧要的杂务,专注于关键,抓住主要矛盾。
要事优先,其实也是因为时间有限,我们不能花太多时间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上,舍本逐末是对时间最大的浪费。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更何况作为管理者,需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去做出有效的贡献收获成果。一位有效的管理者总是要事优先,先抓住关键,一次只做一件事,因为一个人很难做到一心两用,所谓“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做事的结果可能只是事倍功半,所以做事要分轻重缓急。抓住关键,解决问题,这样事情的发展才能依着好的方向发展,如果总是顾头不顾尾,找不到重点,就会陷入恶性循环,拆东墙补西墙,甚至陷入恶性循环,如果是这样,那就不是举重若轻的管理者了,而是紧急事务的处理公关了。所以在做每一件事时,我们其实应该先找到事情的关键,分析事件的性质,这样才能有条不紊地去完成。但对于我、或者大多数人来说最难的其实是摆脱和终止过去对现在的影响,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大学学习,但我们总是想到的是高中学习时有过的辉煌或者痛苦,然后为自己现在的行为开脱,或者成为自己停滞不前的阻碍,但是如果我们不放下过去,就没有办法真正融入现在的大学生活。对管理者来说就更重要了,当管理者需要专心致志于一件事时,摆脱过去,甩掉没有价值的事是必要的,因为需要腾出空间为有价值的事成长发展。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正在迅速成为社会的一项关键资源,而能够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成为个人获得成功的主要标志,对于刚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和处于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人们都是如此。”所以对卓有成效的学习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我还会再次阅读这本书,常读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