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大众传播下的造星模式

作者:刘星辰
主要内容     

1983年来开播的春晚伴随中国千家万户走过三十年,创造一个造星神化,让许多人一夜成名;1998年《还珠格格》在湖南卫视开播,掀起一阵收视热潮,不仅创造了超高收视率还捧红了赵薇、林心如、范冰冰等明星;2005年的超女,开启了国内电视选秀的先河,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可以成为国民级偶像……

明星和大众传媒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就是其产物。大众传播的功能之一便是赋予人社会地位,任何人物只要得到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都会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回望过去二三十年的造星历史,大多是借助电视的播放获得较好的传播效应。并且从大众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它的单向性十分强,受众就只能在其提供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和接触。比如,在大年三十的时候许多电视台都会转播春晚,受众便只有春晚可看,这样的单项性性质也就为春晚赋予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同时赋予了其强大的造星功能。上过春晚的人,基本上第二天便成为了“热点”。对于坐在电视机前面的广大受众来说,也有一种群体感染在起作用,例如,在春晚的时候节日气氛的推动下有许多人看春晚,这群人便会影响更多人来看春晚。

当然,我们现在所熟悉的造星模式都是电视造星。但不同的媒介对内容传播效果也是不同的,不同的社会主导媒介的“造星”模式也有些许区别。麦克卢汉在其媒介即讯息理论中提到“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在印刷传播时代,美国选民通过报纸上的介绍来了解候选总统,有人戏称如果林肯生活在电视普及的时代,他一定不会当选;在广播时代,罗斯福总统的炉边谈话可以重新唤起美国人的信心;在电子传播时代中,利用电视辩论,肯尼迪以形象优势赢得更多支持,战胜尼克松赢得选举,如果这段辩论是在广播里进行,结果便不一定相同。不同的社会主导媒介会影响受众获取信息的习惯,因为受众处于的环境规模决定了他们不能获得第一手的信息,只能处于信息环境中,媒介的形式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受众的认知和行为习惯,以及获取信息的方式,这自然也会对造星模式产生一定影响。

在如今现在手机普及、新媒体运营盛行的时代,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再一次的有了改变。服务的媒介越来越多样,受众定位越来越清晰,受众的分众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人们有着不同的性别、年龄、职业、学历、文化,有不同的社会属性和个人属性,因而他们对媒介的需求、接触动机、兴趣和爱好也是不同的。在如今这个内容更加多样的时代,便很难将所有人的关注点集中在一处,也没法重现过去电视造星时代的辉煌成绩。比如,今年上半年很火的《中国有嘻哈》将比较小众的嘻哈音乐带入了大众的视野,并取得了一定的关注,但是半年过后的现在大谈freestyle的人还有多少呢?

那段可以轻易获得全民关注、全民狂欢的时代已经随着主流传播媒介的改变而逝去了。如今的媒介发展也有一种分众化的趋势,我们也将很难再看到全民偶像的诞生,取而代之的将会是分众偶像。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的是,在普遍的社会影响力上,分众传媒和大众传媒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同时,作为一般大众对基本信息的需求也是类似的,只是从个人属性来看又有多样化的需求,所以我们还不能将“大众论”和“分众论”对立起来看,而要从中寻找其区别和联系。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