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读完,“不忍卒读”这四字最能体现我当时的心境了。明明这本书并没有写特别悲戚的故事,可我往往在读完一个章节之后要停下来缓一缓,平复自己内心的压抑感,拭去将要跌落眼角的泪水才能继续读下去。正如柴静自己所说,“真相具有万钧之力”这种反映人性的真相力量,给人一种震撼感,在面对事实真相和人性本色的时候产生一种悲悯感。
最终读完这本书,只觉得自己沉浸了好久好久,在不断思考、不断反思,这本书的书名是《看见》,而我在这本书中看见人性、看见柴静、也看见自己。记得书中曾提到有次陈虻问柴静:“你最关心新闻中的什么?”柴静回答:“我最关心新闻中的人。”人,并非一个孤独的个体,人是群体动物,人与他人的联系往往是千千万万的。我们被身边的人感染的,同时也在感染身边的人。这本书,让我认识了自己。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被周围的人潜移默化着,往往从小接受着固有的一些想法和观点,当有一天这些观点和想法在我们脑中形成一种不用思考便认为其理所当然的理论时,我们离“盲”也就不远了。柴静在书中写“盲”:“随身附和是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因此,我常告诫自己,凡事要保持理性的思考,不要让感性的认知一直站在上风,抛开以往的固有思维和成见。有些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们需要清醒和理智来获取事情的真相。
诚如柴静所言,她在这本书里并没有选取她记者生涯中的重大事件,而是选取给她带来震撼意义的事件。她只在书中记录事实和真相,并不强加以评价,让读者自己感悟事实、自己去判断正误。她的文笔没有一丝戾气,只有作为女性的细腻柔软,但又深刻揭露人性,柔软而坚硬。柴静对于新闻挖掘的深度和广度是毋庸置疑的,这本书让我在对这个社会的认知不足时,让我更加深刻的思考。
这些事件不仅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历程,还记录了当前的中国。非典、留守儿童、汶川大地震、同性恋、被家暴者、药家鑫、华南虎,这些事情我在读这本书之前都知道但并不了解,在这之前我以从小所接受的固有思维来判断一切的是非正误。读后恍然明白,原来我从前的那些观点并非事实的全部,只是我用长期以往教科书式的惯性思维对一件事轻易的下结论。我想这就是这本书让我“看见”的,看见从前浅薄无知、感性自我的自己。引以为鉴,以后保持自己思想的独立性,不盲听、盲从、盲动、盲争,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和谣言的煽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