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热点

作者:罗玲
主要内容     

摘要:

在我们身处的时代,总有一些信息突然爆炸,以极高的频率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比如说“一首凉凉送给你。”的爆火和最近的热点事件江歌案。不仅仅是本身具有话题性,在传播的过程中媒介的性质与受众自发性的讨论和无意识的传播也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媒介、热点、自发性、无意识

正文:

一、热点的产生

1、讯息本身的话题性和争议性。从简单的讯息,到人人都在讨论的传播的热点。讯息本身所带的话题性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一点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是争议性。因为有了争议,所以有了受众观点的输出,从而产生传播,扩大影响。比如说现在仍然是热点的“江歌案”,案件本身关于人性的讨论,就是一个开放性,互动性很强的一个话题。所以从江歌案发酵至今它仍然是一个热点。

2、小群体到大众的传播。我认为一个热点的产生,本身可能是一个小群体的狂欢,加之有一个适当的时机,就变成了大众的狂欢。比如说前段时间流行的“一首凉凉送给你。”本身只是电竞游戏中的一句调侃,加上当时的网上白百合出轨时候,陈雨凡在ktv唱歌,歌名就是《凉凉》。就赋予了这句话更多的含义,而在传播的过程中,网友自身的自我印象、社会环境加之自己对信息的理解。就使这句话变成了一句有很多含义的话。而在这些热点词句的背后一定有的特征就是含义的多样性。

二、热点的传播

1、网络媒介的助力。在以前传播的媒介主要是报纸,之后是电视。电视的普及一度让春晚成为制造话题热点的机器。而在网络时代,微博、微信等等一系列新的媒介多的产生,为热点话题的产生提供了平台。速度快,尺度大,范围广且有着匿名性(有些)的特点。网络传播速度也是传统媒体所態企及的,而匿名性也让人可以少一些顾虑。我认为在媒介上的讨论也体现了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

2、把关的松动。在卢因提出的把关人理论中提到,新闻需要组织的严格把关。而热点的产生不需要严格的把关,网络上的热点新闻的门槛就比传统媒体的新闻更低,加之互联网的包容性为这些可能成为热点的信息提供了栖身之处。

3.与意见领袖的距离变短,更有利传播。在这个时代意见领袖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家、国家领导人、一些在群体喜欢的东西方面有所建树的人,我认为都可以称之为那个领域的意见领袖,而网络使我们与意见领袖的距离缩短,让他们的观点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传递给受众。而一群意见领袖对一个信息的反复讨论与传播就能使得信息变为热点了。

三、受众的反映

1.受众的趋同心理与群体的压力。在受众接受热点信息后,周围的人都在讨论,所以趋同心理让他们也加入讨论之中。或者是为了融入大家,主动的获取信息与他们讨论。

2.受众的夸张性与单纯性。在传话游戏中,我们看到了受众对于一个简单信息的传播到最后出现了很大的误差。受众会夸张自己得到的信息同时传播效果也会得

到改变。。

总结:

以上基本从拉斯维尔的5W模式中的各个部分对热点的传播进行了分析。在热点的产生与传播都是极其复杂的过程。从产生到传播到反馈与媒介都有着重要的关系。而热点让我们如何让我们无意识的区传播,自发的为它传播值得我们更加深入的讨论

参考文献:

1.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湖南文苑出版社,2003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