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广告生涯》读书报告
在研读了克劳德•霍普金斯的著作《我的广告生涯.科学的广告》后,我突然明白这本书之所以能成为百年经典,它的成功之处不仅是让我们知道该如何去科学地做广告、了解基本原则和普遍规律以及已经确立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让我们领悟到该如何去成功的做人做事,提升自我修养,以便能更加随机应变,立于不败之地。
万事万物都有其规律,不离其宗,只有找到其中的奥秘,做事才能更加事半功倍。死抓技巧不是万用公式,技巧是死的,人才是活的。无论是哪行哪业需要的绝不是一个把技巧,原则,规律做的炉火纯青的人,具备一定素养的人到哪里都是需要的。这是我对《我的广告生涯》此书的内涵的自我理解。
不得不说,如果说是理论、方法、思路方面,霍普金斯的书里真的有很多简单又让人拍大腿顿悟的思维和方法。在书中,每一个霍普金斯的案例都值得人去反复推敲,每一促销或广告方案都可以拿出来仔细剖析,即便是拿到现在也能变着花样再使用。文中的每一个方案细节都需要被记住,每一个提到的细节,尽管是一笔带过,我却觉得那其实都是决定一个方案成败的关键点。总之,每一个案例,反复推敲,总能发现新的亮点,而这个过程也是可以使我熟悉日后对广告策划,并逐渐熟能生巧。
在我的了解中《我的广告生涯》这本书其实并不像其他的学术性图书一样死板生硬,晦涩难懂,其实其诙谐幽默的文字特别吸引人。例如,“来应聘这个岗位的人有100个,我是101个,天呐,怎么又这么多不自量力的人,竟然认为他们自己能胜任这个高级职位。”看完这里忍不住笑了出来。但很多人却被它毫无趣味的书名击退,白白错过了如此优秀的高端心灵鸡汤文,令人惋惜。
此外我认为在《我的广告生涯》中,“好推销员不会只是叫喊某一个品牌,他不会说:“买我的产品吧”而是会站在顾客的立场上展示它的服务,直到很自然地得到想要的结果。”此话内涵贯穿全书。但是目前在中国遍地是与此观点相反的例子,或许是大多品牌经营高度不够,亦或是大多品牌在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下被迫随波逐流。国内品牌普遍急于求成的心理,最终造成了品牌的隐形损失。而虚假广告,诈骗节目等敛财广告运用不仅是对消费者视听的长期磨损,更是完全不考虑消费者在使用后发现货不对物而是否会产生反感。
现在的中国广告业值得肯定的是其较之前有很大进步,国际大品牌在中国的广告也为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审美品位而做出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像《我的广告生涯》书中所述一样,利用科学方法在现实市场环境中取得平衡,兼顾三方面——消费者的接受水平,市场竞争需要,广告的自身科学性,从而在大数据时代达到激流勇进的效果。
最后我要引用其中的一句话来结束我的文章。“永远要记得你的顾客和你一样的自私,他们只关心自己的事儿,才懒得管你。”